周轶君:作为母亲,我想分享在教育上的实践,甚至失败

周轶君:作为母亲,我想分享在教育上的实践,甚至失败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纪录片《他乡的童年》里有这样一段:主持人周轶君采访了一位印度爸爸,他出生偏远,凭借自己的才智和努力,在通过了一场难度极高的资格考试后,当上了跨国公司高管。

他的儿子得以在贵族学校轻松学习,但谈起儿子,这位父亲说道: “我儿子的人生将比我更难。因为我知道自己通过一场考试,这辈子就获得了成功,获得了安全感。可是他要面对的世界,你根本不知道‘考试’在哪里,什么时候才是竞争的终点。”

急速变化的未来,没有终点的竞争,甚至不知“考试”在哪里,这是今天我们无法逃避的普遍困境。

我们从小被教导“朝着高分心无旁骛地往前冲就好了”。激烈的竞争和一场场考试之下,狭窄的赛道无比清晰。然而,走出校园,我们却发现再找不到清晰的目标,而此前上过的课,接受过的教育,好像也并不能解答我们该向何处去的迷惘。

长大成人后的诸多困惑,往往源自童年的遭遇或教育,这引导我们发问:教育到底意味着什么?什么才是好的教育?

为了寻找答案,周轶君曾经探访五个国家,拍出《他乡的童年》,呈现了教育的更多可能。但那还不够,今天,她终于交出了自己最新的作品——《教育观念20讲》。

在这档认真思考教育的节目中,周轶君将拍摄《他乡的童年》后的思考与家庭观察相结合,想与你分享那些远在异国他乡的理念,如何能够作用在我们的家庭中,切实地改变家庭教育。

无论你是否是家长,都不妨碍你同我们一起,重新思考教育。 教育不仅关乎我们如何对待自己的孩子,也关乎着我们如何与自己、与这个世界和解。它既联系着我们的过去,也关系着孩子们所创造的,我们未来的世界。

正如周轶君所说:“我们都将生活在世界各地孩子们创造的未来之中。”

讲述 | 周轶君

来源 | 《教育观念20讲》

(文字经删减编辑)

01.

教育的麻烦在于,

结果很久才能看到,但对错不允许重试

一年多前,我面对家里的两个孩子,6岁和3岁,不断感觉到那些冒出来的、道不清说不明的困惑和焦虑。如果非要说清楚,可能就是:什么是好,什么是对。

身为父母,而且您也愿意来听这档节目,那么首先肯定是有心给孩子最好的。这大概是我们所有人的初心。问题是,什么才是最好的?如何做出选择,如何寻找平衡?更大的问题,什么才是对的? 教育的麻烦在于,它的结果可能很久才能看到,但它的对错不允许再试一次。

身为中国父母,上一代的经验,能够直接让我们拿来用的可能并不足够。相反,在隔代教育中,两代人的观念冲突还不少。过去几十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和社会,像中国那样经历了高速发展,所有领域的观念都经历着迅速迭代,教育更不例外。

换句话说,我们自己成长的经验,固然有值得回顾的,但看看下一代,他们面对的现实和将来,都截然不同。对孩子而言,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对的,这样的根本问题,注定令人纠结。

正因如此,抱着为自己解惑的目的,一年多前,我走过世界上不同的国家,拍摄了六集纪录片《他乡的童年》。在这个过程中,我已经忘记了最初出发的困惑究竟是什么,而是因为一路不断收获新的观念、新的启迪而兴奋不已。

在芬兰、日本、英国、印度、以色列,对当地学校的访问,走入学生、家长和老师中去,深度了解社会、历史、文化对他们教育观念的塑造,以及他们对未来的看法,一下子拓宽了我的思考维度。

所谓“好”和“对”都没有绝对,都需要放到不同社会环境,结合不同的孩子情况去度量。而了解这世界上,原来有那么多元的,多姿多彩不一而足的教育理念跟方式,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我的焦虑。

因为,消除焦虑的办法,就是把未知变成已知。打开视野,多了解之前不知道的,心情自然放松起来。所以,我拍摄纪录片以及在这里继续与大家以音频的方式讨论,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打开父母与教育者们的视野,拓宽思考的疆界。

纪录片播出以后,收到许多热情的反响。我也有了机会,更多接触和了解国内的家长们、老师们,教育改革者们。当时常常被问到一个问题:你走过了这么多国家,请问哪里有最好的学校?

所以,当收到邀请,来做一档音频节目,我想,正是一个好机会,把在国内外了解到的教育理念,跟大家分享。

身为家长,我们或许无法去到所谓最好的学校,又或者无法马上改变身处的社会,但有些方法是可以在家庭中实践的。又正值今年为疫情所苦,家与学校模糊了界限。“怎样把家变成世上最好的学校”,成了我思考的一个话题。

一方面我乐于与大家分享我的体验和思考,另一方面,其实我也非常犹豫。因为我越来越清楚地知道,教育是家长间无尽的话题,也可能是一个,最好不要触碰的话题。

因为它其实是在谈论父母的人生观。

都是成年人,谈三观伤感情,更有可能改变不了什么。在中国,孩子十八岁之前都由父母的观念塑造,这个问题就更加敏感,其实呢,也更加迫切。

于是,我还是答应了来做这样一档节目。初衷并不是因为我知道得更多,或者更加正确,千万别误会,我真的不是教育专家,只是身为母亲,和您一样,对教育有许多问号,于是,我选择做一个探索者。希望能够找到更好的,领略更宽广的教育经验。

在《教育观念20讲》中,我只是抛砖引玉,邀请您一起探索,但我相信,如果我们的出发点是相同的,就能够在这次音频旅程的终点,收获远远多于出发时。

02.

面对未来,

告诉孩子“普通”必然,可能并不够

哲学家康德说, 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其他动物都只需要抚养。教育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并不断进化。不幸的是,这种进化的速度有时跟不上时代的变化。

在我的教育探索旅程中,无论在哪个国家,都不断听到这样一个类似的声音:当前的教育模式,是建立在工业化初期模式之上的,为了迅速培养熟练的工人和士兵,以机械化、标准化、分工化方式“生产”孩子们。

但未来,需要的是,跨学科,复合型,有创造力的人。社交媒体时代、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像学者赫拉利预言,许多人将来会沦为“无用阶层”。这次新冠疫情同样告诉我们,这世界说变就变。未来,说来就来

面对巨变,告诉我们的孩子,未来他们都将成为“普通人”,是必然的真相,但也可能并不够,我希望探讨,如何让孩子们成为“最好的自己”。

是否社会意义上的“成功”或“普通”并不重要,只有成为最好的自己,无论面对什么变化,他们的内心才可能找到快乐和安定。让他们继续说“我有一个梦想”并不过分,只要那个梦不是父母选的,而是出于他们自己。

身为家长,我们必须不断了解外界的变化,寻找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方式方法。家庭,作为一个最小的教育空间,最适合首先做出这样的转变。只有家庭,才能做出针对不同孩子、精准的教育选择。

在节目里我最想分享的是,世界上多样的、先进的教育理念,更重要的是,如何运用到家庭生活场景中来。

比如,日本的童年教育,一方面对孩子要求极为严格,逼着他们自律,另一方面又尽情释放天性,我们如何让自己的孩子也找到这样的平衡? 英国最好的公学都很难进,也非常昂贵,可是他们的理念却是免费的——这些理念我们也可以运用在日常生活中。

比如在体育运动中,最看重的品质是什么?如何阅读,帮助孩子成为一个开阔的人?如何演讲,让孩子从小具备自信与沟通能力?在快速发展的中国,或许像芬兰人那样极具耐心、量体裁衣式的教育方法,只能在家庭中实现。而印度人爱提问,爱质疑,又擅长动手解决问题,培养出了全世界最棒的CEO们,他们的方法或许能帮我们化解不少教育中的难题。

除了一路采访的见闻,我在这里,也融合了自己多年的国际记者与海外求学的经历,一并拿出来与您共同探索。 我个人,首先特别注重观念的探讨,有了观念的坚定,或者改变,才有寻求方法的可能。所以,我会纵向、横向举例,拓宽大家的视野去找到自己的答案。

同时,作为一名母亲,我也愿意与您分享自己每日的亲身经历,日常的实践,甚至曾经的失败。希望您也看到, 做错了并不可怕,不反思不去借鉴才是越走越窄。

03.

把家变成世上最好的学校

在中国,一切都发展得很快,需要迅速看到结果,老师也许没有可能像芬兰的老师那样,陪每一个孩子数汽车搭积木,等待每一个孩子心里面长出数学,但芬兰教育的这份奢侈,我们完全可以带到家里呀。

说说我家的两个场景:

场景一:找到最适合的路径

女儿小学二年级,回家不先做作业。玩儿、磨蹭,吃点心上厕所,或者是摊开作业本发呆,到晚上八九点才认真做起来,几行字的作业,竟然写到晚上十点半。

中间我发过火,甚至想扔掉她的作业本。冷静之后,我做了这么几件事,也就是刚才提到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我有没有搞懂她为什么会这样?

随便网上一查,就知道天底下绝对不是我家孩子才这样。稍感安慰。排除了“只有我的孩子特别笨特别傻”这个粗暴无解的结论。

那是不是她的注意力有毛病?好像也不是。她玩乐高,做喜欢的手工的时候,可以不声不响一个多小时,也就是说,喜欢的事情,她是可以注意力集中的。

那么,结论是,她不喜欢做作业。我小时候也没喜欢过做作业呀。作业就是这么个不讨人喜欢的东西吧。枯燥。累。或者说,一般做作业的方法不适合她。

第二步、那么,什么方法对她才是有效的?

我深知女儿的两个特点,一是:爱赢,不服输。第二,爱在游戏中学习。

接下去的事情,是我们设立一周做作业目标,根据完成程度打分,积满一定分数可以换一个心愿的实现。也可以我跟她比赛,做同样的抄写,看谁写得快。她最头疼算术题,变成我们拿出实物做游戏,或者跟我去菜场买菜算价钱。

所以,在我的经历中,建立信任链条的第一步,不是放手放任,反而是多下功夫找到最适合孩子的路径。学习效率果然有很大提高,但并非持久不变。有时候仍然拖到很晚。

如果作为家长已经完成步骤1、2,那么可以进入第三步:抓大放小。

主要的事情不放手,非主要领域松手,相信孩子的自主和自我管理。

场景二:抓大放小

到现在,我也没有给孩子报钢琴课。没有特别的原因,就是觉得不用急。孩子们早就学会了用CD或者软件来听音乐,倒是不担心耳朵不灵。

有次女儿看到同年级小朋友拉大提琴,特别感兴趣,拿过来试试,非要我去给她买。我说,这不是玩具,你拉几天没兴趣了怎么办?她非要。行,我给自己打了预防针,租了一个大提琴,先三个月。

老师说,最重要就是每天花时间,每天练。万事开头难,她果然没有天天练。催了几次,我说,把琴退回去吧。她不肯。有次拉高兴了,停不下来。我说,你记住这个感觉,花时间了,有进步了,是不是特别开心?

插播一句:有进步要使劲夸,让她记住成功的甜蜜。后来我就没有天天陪她了,有时候晚回家,在门口听到她自己在拉琴,嗯,自觉了。到现在为止,快六个月了,说实话,我还是预着哪天她放弃。

没关系,我一直说:这事情是你选的,拉到什么时候都是你的选择。中间我并没有撒手不管,而是推着她尝到进步的甜蜜。剩下的事情,看缘分。完全不指望她能拉出个名堂,只是小时候摸过,长大就不觉得古典音乐陌生。 比拉不拉得好琴,更重要的是,是她知道,这件事情是她选的,由她决定走到哪里。

不妨在这样“非关键”非主要的事情上,委以孩子更多的信任。因为,父母给予信任的终极目标,是让孩子心里面长出自信。 自信的人生,大大不同。很多人,一辈子都未能明白这个道理。

芬兰课堂里也有抓大放小,其实从孩子们的着装、听课姿势就能看得出。没有校服,想怎么穿都行。孩子们的听课姿势,尤其是阅读环节,你还以为自己到了动物园:躺着的,仰着的,从课桌上倒挂下来的,老师根本不管。可是你看他们的眼睛,还真是都在书本上,看得小脸发光。

中国家庭的抓大放小,可以从该穿多少层衣服,让孩子自己知道冷热开始。可以从不喂饭,孩子自己知道吃多少合适开始。这两个方面,都出不了大错,但是,能放手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有几个?

在尊重差异、活出最好的自己这件事上,芬兰老师曾经指着墙上的一张图表让我看。那是一棵树,每个枝条上结出不同的果实,写着不同的名字:领导力,勇敢,幽默,有毅力等等优秀品格,这是芬兰目前非常重视的,成绩之外的素养。其中有一个大红心,我问老师是什么?老师说:爱,最重要的东西。

鼓励孩子学习进步,争取好的成绩完全没有错,学习本来就是一场辛苦的,必要的劳作。但是,如果为了拉到某个分数线,抹杀掉孩子其他的潜力,与生俱来的爱好与兴趣,那是令人痛心的,也可能是事倍功半的。长远来看,剥夺了孩子漫长人生中,最珍贵的东西:如何成为他自己。

相信前途是多元的,将来是掌握在孩子自己手里的,这是焦虑的家长们需要不断自我说服教育的。说到底,不妨再问自己一句:孩子究竟是父母的产品,让父母有面子,还是我们应该帮助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道路。

04.

一起成为教育的探索者

从拍《他乡的童年》纪录片到现在,我的孩子们也都长大了快两岁。一路上我的心态发生了许多改变,也摸索了许多不同的方法。

想说的是,无论在哪里, 最好的教育都是朴素的,符合自然逻辑的。不用金钱作为衡量标准,但父母的用心与否,观念如何,会产生大大不同的效果。

有三件事情,特别想强调:

第一,中外教育观念有相同之处,也有很大不同。

有时候不看到别人怎么做,甚至不会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比如,当我看到芬兰人为不同孩子设置的不同学习方法,不同学习进度,才意识到,包括我自己在内的中国父母,很多时候是在“找齐”,怎么能把我的孩子变得跟其他人一样?

虽然我们并不真的知道其他人是怎么样,会成为怎么样。“一样”让我们有安全感,“差异”让我们惊慌。实际上,差异,才是每个孩子最宝贵的财富。在音频课程中,我会分享不少这样的观念对照,可能会对一些固有的观念形成挑战。

第二,不要把小孩当作家长的产品。

我们尽力,但孩子有自己生长的逻辑。孩子的表现好坏,并不是我们要不要“有面子”的原因。

第三,家长本身也是学习者。

如果您不断在充实自己,善待自己,对外界保持好奇与热情,这就已经为孩子树立了最好的榜样。

如果您可以认同以上三点,那么请加入我,一起成为教育的探索者。

* 本文内容整理编辑自看理想App节目,由周轶君主讲的《教育观念20讲》,完整内容可至看理想App内收听。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