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生源的多样性

学校生源的多样性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王晓毅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

不少家长动用各方面的资源,想给孩子找一所名牌小学、重点小学就读,由此催生了天价的学区房。哪些小学是好的小学,大家的目标很一致,但对于什么是好的小学,不同的家长的看法可能有所不同。最近听一位邻居说起她选择学校的缘由。这位邻居在北京应该说是比较成功的,她的孩子上学可以有不同的选择,至少可以按户口和住房这两个条件,选择不同的学校。最后她选择了某所学校,一个重要理由是,那个学校的学生家长据说都不错。

所谓学生家长不错,不是指学生家长的个人品质好,而是指学生家长的社会身份高,以及家庭的社会地位高。在这位邻居看来,中等收入群体可能是一批比较理想的学生家长,因为他们大多来自普通家庭,通过教育获得了稳定的职业,大多成为了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中层骨干。因其自身的经验,他们大多对孩子的教育比较重视,由此也就塑造了一个学校的氛围。

我觉得邻居考虑问题的确有其独到之处。一个学校的文化,不仅仅是由教育部门塑造的,也是由学生塑造的,而学生又深受家庭的影响,来自社会地位相近的家庭的学生聚集在一个小学,的确会对学校的文化产生重要影响。如果说过去学校招生有很大自主权,学校通过挑选学生来塑造一个学校的形象,现在可能更多是家长在进行选择。

这位家长选择用“脚”来塑造学校,也就是在有选择机会的情况下,她选择进入一个家庭社会地位相近的学校,放弃生源的社会地位差异可能比较大的学校。而有的地方用隔离门将原来的重点小学与农民工子弟为主的学校分割开来,则是用主动的方式,维护原有学生家庭的相似社会身份。据说那所重点小学的学区房价格已经很高,能够承受如此高房价的家庭,的确与农民工家庭有很大的距离。这两种方式尽管不同,但是潜在地都认为,在家长社会地位相似的学校就读,对子女的成长会更有利。这种看法是正确的吗?

来自相似家庭背景的学生可能更容易互动,从而形成相似的校园文化,这种现象不仅在中等收入群体中存在,在其他社会阶层中也都存在。在重点小学与农民工子弟学校合并的事件中,我们更多地听到来自重点小学学生家长的声音,很少听到农民工家长的声音,也许农民工家长也不希望自己的子女与那些重点小学学生在一起,因为家庭的差距可能会导致农民工子女的自卑。进而言之,一些中等收入家庭也不愿意把子女送到高收入家庭子女云集的“贵族学校”去,一些“贵族学校”也很少接受中等收入家庭的孩子,因为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有很大差别。

但是,如果我们将孩子局限在家庭社会地位相近的圈子中,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他们的眼界,不利于他们的成长。社会是由不同的人群构成的,如果孩子们只了解家庭社会地位相近的人群,他们对社会的理解就会比较片面和狭隘。当他们成长以后,也很难全面理解社会。现在一些城市家庭将孩子送到贫困地区去吃苦、体验生活,与贫困地区的孩子交朋友,这样做很有意义。不过这些家长可能忽略了,城市里就有一些不同的人群,应当多创造一些机会,让自己的孩子和来自不同人群的孩子交往。

如果学生的家庭背景比较接近,或者都比较单一,孩子们也可能失去了向其他人学习的机会。不同社会地位的人群之间,往往会因为不了解而产生一些误解,由此形成一些刻板的印象,但实际上,不同家庭出来的孩子各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近距离观察有助于改变人们的刻板印象。比如农民工子弟中学习优秀者不乏其人,也有许多孩子因为家庭生活压力而早熟,城市家庭的孩子在年纪还比较小的时候,如果能够接触不同社会阶层的同龄人,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会有实际的帮助。

在一个正常、均衡的社会,教育应避免成为社会地位再生产的工具,不管是精英再生产(社会地位较高家庭的孩子,因为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更容易继续保持较高的社会地位),还是贫困再生产(一些贫困家庭的孩子,因为不适当的教育而重新陷入贫苦),都不是教育应该达到的目的。促进社会交往和社会流动是教育应该发挥的作用,教育应该成为社会正向流动的途径,通过教育使社会更加平等。

学校应该有更多元化的学生构成,以推动来自不同家庭背景学生之间的交流。近年来,各地教育部门采取了许多措施,推动教育均等化,取得了明显的成果,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在缩小,城市中不同学校的差距在逐渐拉平。在此过程中,还应关注如何通过推动学校的生源多样性,让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更好地相互理解和相互学习。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