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勤(jixuie)题记:从这张图片看,等待瞻仰毛主席纪念堂的人排队有多长?估计这是疫情之前拍的,那个时候不需要预约。
在首都北京,从永定门到钟鼓楼,绵延的中轴线上,众多巍峨的建筑之间,矗立着一座神圣的殿堂。这里,是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安息的地方。在日升月落中,这座神圣的殿堂承载了亿万人民无尽的思念......
据毛主席纪念堂工作人员提供的信息:
【2024年,“思念的河”持续在天安门广场上流淌着。
来自五湖四海、世界各地的群众纷纷来到毛主席纪念堂,向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表达深深的缅怀和无尽的思念,全年瞻仰群众累计595万余人,书面留言3.9万余条,微信服务号线上留言17万余条。
在毛主席诞辰和逝世纪念日,毛主席的亲属和原身边工作人员也专程前来瞻仰悼念。
一年中,多位外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40多批外国友人团体来到纪念堂瞻仰。来自40多家单位的900余名志愿者在纪念堂开展志愿服务。】
我第一次到天安门广场是在1980年夏天高考之后,那个时候进毛主席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需要票,这个票不是出售的,而是有专门渠道获得。我和同伴错过了。不过,我们当时在纪念堂前拍了照,也仔仔细细观察过排队进入的人们。
1992年我第一次瞻仰毛主席遗容,那个场景至今还记得。庄严肃穆,人们几乎是屏住呼吸......
1993年毛主席诞辰100周年的时候,全国掀起了持续的“毛泽东热”,瞻仰毛主席纪念堂的人开始猛增——“思念的河”持续在天安门广场上流淌着,在中华大地上流淌着。
我后来几乎每次来北京出差,都要去看看老人家。
研究毛泽东,热爱毛主席——是我和许许多多相识的和不相识的朋友(同志)共同的志向。
我提出并坚持研究毛泽东文化,有20多年。如果要说感悟老人家的文化之道,那就更长了。从我上小学的1970年算起,从55年前开始,我就在这个教育方针下受到系统的基础教育:
【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对于“文化”这个概念,我一直在琢磨,到了45年前的1980年进入华中工学院读大学时,我开始觉得不能用学历来评价文化程度,我对文化的认识,开始由感性向理性认识发展。
......
1988年底至1989年初,我开始由工厂进入商界,接触社会的面大为扩展,尤其是经常出差到广东(深圳)、北京,后来去西北比较多。有一次从兰州乘火车回武汉,没有买到卧铺,硬座车厢里人挤人,但车窗外的景象给我留下了一幅长长的画卷印迹。
文化的差异,与文化的差距,这两个概念逐渐在我的思考、研究里,变成一个常现的对象。我发现中外器层面物质上有差距,但文化上不能说是差距,那是差异,正如武汉人和外地人,学历相同那是学历(文化的一种表现)上没有差距,但文化上却是有明显差异的。
后来,一直到今天,我们明显看到这样的一种现象:在受教育阶段,是否受到过毛泽东文化熏陶的人,思维习惯与行为习惯有着极大的差异。在这个文化差异的大背景下,再来考察人的思想、精神的差异,以及道德水平的不同,就能解释很多现象。
由此,我就下决心以“毛泽东文化”作为毕生研究的课题。其中,毛主席纪念堂,那是不能不研究的。
01
这是以前毛主席纪念堂开放时的场景
毛主席纪念堂位于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南面。坐落在原中华门旧址,总建筑面积33867平方米,全部占地面积57200平方米,始建于1976年11月,1977年5月落成,1977年9月9日举行落成典礼并对外开放。
1976年10月9日公布了前一天,也就是10月8日中共中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建立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纪念堂的决定》:
“为了永远纪念我党我军和我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国际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被压迫人民的伟大导师毛泽东主席,教育和鼓舞工农兵和其他劳动群众继承毛主席遗志,坚持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把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进行到底,决定:一、在首都北京建立伟大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纪念堂。二、在纪念堂建成以后,即将安放毛泽东主席遗体的水晶棺移入堂内,让广大人民群众瞻仰遗容。”
这似乎与毛主席逝世的“讣告”相衔接的。
而同时出版《毛泽东选集》和筹备出版《毛泽东全集》的决定,是由中共中央单独作出的。
毛泽东文化里有一个维度——应,呼应的应,答应的应。
建立毛主席纪念堂,是对人民的呼之应。理所当然是得人心的。
02
毛主席纪念堂的建设:全国人民的心愿
王志强《文汇记忆 | 1976年,我在毛主席纪念堂设计雕像》:
【1976年10月8日,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建立毛主席纪念堂。11月上旬,上海市文化局收到文化部的函,要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派两名雕塑家参加《毛主席纪念堂》雕塑创作。我和老师李唐寿十分荣幸被挑选进京。陈逸飞等同事得知此消息后向我俩表示热烈祝贺。陈逸飞说:这是你们的喜事,也是单位的喜事!他和另两位同事快步到办公室,领了一张大红纸在办公室立即写了喜报,红纸上的墨汁还未干透就急匆匆拿起浆糊桶和浆糊刷,跑向长乐路165号大门口,在黑色的大铁门上贴上喜报,当进进出出的同事看到大红喜报时,似乎和我俩一样沉浸在欢乐中……】
有一位叫王龙良的作者写过一篇文章,提供了许多毛主席纪念堂建设的资料,令人感动:
【毛主席纪念堂于1976年11月24日奠基,1977年5月24日建成,前后仅用181天。有这样一组照片,记录着工地上万人奋战、日夜拼搏的场景,今天翻看,依然能感受到热火朝天的气势、万众一心的力量。
有这样一张照片,记录着毛主席纪念堂的建筑设计者们围坐在一起讨论设计方案的场景。设计团队成员来自全国各地的高等院校、建筑设计研究院等26个单位,共59人。他们通力协作精心配合,共同设计纪念堂的建设方案。他们中有当时建筑界的泰斗大师,有梁思成先生的同事和学生,有后来的两院院士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得者。他们是杨廷宝、陈植、戴念慈、吴观张、洪青、吴良镛、齐康、张锦秋、徐伯安、佘畯南、马国馨、钱学中、章又新、黄远强、王炜钰、扬芸、庄念生等等。这些建筑大师共同研究建筑规划设计方案,这在我国建筑设计史上应该是独一无二的,在我国建筑史上应该也是空前绝后的。
有这样一份档案,记录着全国人民全力支援毛主席纪念堂建设的相关情况。毛主席纪念堂主要由北京市内的54家单位负责施工,5万余人直接参与建设,每天还有成千上万的、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民群众自愿到纪念堂建设工地参加义务劳动。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军人,有年逾八旬的老人、刚入少先队的学生,还有老红军、老战士、英雄模范和少数民族同胞。他们在工地上挥汗如雨,用劳动寄托哀思,为早日建成纪念堂拼搏奋斗。据估算,累计有逾百万人参加纪念堂工地建设。工作和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曾经参加过纪念堂建设的一些人,当他们讲述那段历史时,脸上依然洋溢着激动的神情。有不少设计者和建造者将自己的经历写成了感人至深的回忆文章。
毛主席纪念堂的建筑材料由全国各地支援敬献,有来自北京、山东、江苏、浙江、福建、河北、新疆等地的花岗岩和大理石石材;有来自上海、安徽、湖南等地的钢材和水泥;有来自江西、四川、贵州等地的木料……纪念堂四周的绿化树木也来自全国各地,有山东青岛的雪松、河北易县的油松、陕西临潼的石榴树、广东的柏树;有湖南韶山的蜜桔树、云南大理的山茶树、四川康定的杜鹃;有台湾同胞送来的樱花,还有延安人民送来的13棵青松,象征着毛主席在延安度过的13个春秋岁月。
当年,人民日报先后刊登了20余篇报道,介绍全国人民支援建设毛主席纪念堂的相关情况。】
还有很多毛主席纪念堂的建设者发了很多这方面的信息:
这里还要特别说一下,当年看纪录片的时候,我有个同学说永贵大叔在毛主席纪念堂奠基仪式上的表现突出,他铲的土格外多。
这位女同志好像是大寨党支部书记郭凤莲,她左手边埋头干活的好像是宋玉英(大寨第一任党支部书记贾进财的夫人)。
那个时候除了北京本地的外,各地到北京出差的同志,都是自觉自愿到毛主席纪念堂工地上找活干,那是一件十分荣耀的事情。
02
瞻仰毛主席遗容也是来访外宾的愿望
1977年8月31日,正在北京访问的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总统约瑟夫 ·布罗兹·铁托在汪东兴(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陪同下前往毛主席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
铁托总统敬献的花圈
毛主席纪念堂落成仪式是在1977年9月9日,即毛主席逝世一周年时举行的。也就是说铁托无疑是第一位走进毛主席纪念堂的外国元首。
1978年5月3日,粟裕(前排右二)、李德生(前排右四)陪同突尼斯国防部部长瞻仰毛主席纪念堂
在毛主席纪念堂刚建成的那几年,一般外国元首、首脑来华访问,都有一项安排——向人民英雄纪念碑献花圈,然后到毛主席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我方会有专门的陪同人员。
后来,外国贵宾和一般的游客,自发前往毛主席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
记得朱明瑛演唱《咿呀呀噢雷噢》吗?那个国家的总统刚瞻仰毛主席纪念堂了
最近,2025年1月来华访问的斯里兰卡总统迪萨纳亚克,他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称,自己当天参观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恭王府和毛主席纪念堂。他表示,通过参观自己“了解了中共党史和中国的历史文化”,“向毛主席纪念堂敬献花圈更是自己的荣幸。”
李克勤后记:毛主席的恩情比山高,比水长。这个高和长,具有无限的含义——人民群众的真诚到永远......
www.haizi.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