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一句常被引用的话,也算是真理了。但是,引用这句话的“不少人”,却把其中的后半句“行万里路”解读为了要多多地去“旅游观光”,而且完全忽视了前半句“读万卷书”,只想到了被他们曲解的“行万里路”,却忘记了“读万卷书”,只想着“行万里路”而不愿意“读万卷书”。“不少人”,总是喜欢拿真理的“局部”或者“局部”的真理说有利于他们自己的事儿。
看看网络上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解释吧。这句话出自明朝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卷二》,其中的“万卷”原指“皇帝的试卷","读万卷书"意为,读书为了进京赶考,金榜题名。“行万里路”意为,走入仕途,为皇帝办事。现在的解读是,“读万卷书”是指要努力读书,让自己的才识过人“行万里路”是指让自己的所学,能在生活中体现,同时增长见识,也就是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
可见,无论是“原意”还是“新解”都不同于上述“不少人”的曲解。由于他们的这种别有用心的曲解,才导致了“行万里路”的实际效果就是“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心发狂了,还哪有读“万卷书”的心思?
从"原意"看,也是“读万卷书”在前,“行万里路”在后。就是为了“旅游观光”找理由,就是为了“游山玩水吃喝玩乐”找借口,至少也应该先“读万卷书”吧。可是,就是有“不少人”在无知无畏地、有意无意地曲解这句话。“读万卷书”的人不应该不知道这句话的含义。
在这句话的理解上,作为一名教育者,既不应该“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更不可以“别有用心”地曲解这句话,以误导涉世不深的学子们。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常被曲解一个原因,就是“不少人”把这句话当做不先“读万卷书”就“旅游观光”,就“游山玩水吃喝玩乐”的理论支撑。
有一句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关的话,就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明师指路,明师指路不如自己领悟”。为更好地理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可以将这两句话放在一起互相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