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世界各种教育体系中,美国无疑是成功者,世界上前20名的优秀大学,美国占了80%左右,美国还是世界上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获得者最多的国家。这里面,不分文理科功不可没。美国的中学教育和大学考试都不分文理科,甚至有些专业博士招生也不强调专业对口,文理融合让美国产生一大批融汇文理的创新人才。下面来看看,为何文理不分科能够让美国教育一直名列世界前矛。
美国中学教育和大学“考试”不分文理科
应试教育是当今中国教育的主要特征,高考就像一根指挥棒一样,取消文理分科的第一冲击就是中学教育模式。
美国没有高考,只有测试学生一般能力的SAT考试。这种考试只考察学生三个方面的能力:语言能力、数学能力和逻辑推理。“语言能力”主要考察学生的分析阅读和写作能力;“数学能力”是测试基本的数量概念、运算能力和利用数量的观察分析能力;“逻辑推理”则是测试利用逻辑规则,从复杂的现象中得出结论的能力。这也反映了美国的教育理念,就是认为这三种能力是学好其他一切科目的基础。
然而,美国大学只把这种考试的成绩作为录取参考,一般没有硬性的分数线,往往分数的跨度很大,便于学校从多方面选拔人才。一所大学如何看待SAT考试,完全自己决定,美国有一部分大学根本不考虑这个考试的成绩。
在美国,学生在中学时期的平时成绩特别重要。大学录取一般看最后几年的表现,他们重视的是学生学过什么科目,在学校里的相对排名。当然,这就要求学校和老师在评估学生时必须客观公正,老师、学生和学生家长都要尊重规章制度,此时诚信就显得特别重要。
美国大学招生还考虑一个重要的指标,那就是学生的社会实践,所以很多美国中学生利用假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至于学生社会实践的评估标准,主要是所从事的工作的社会价值大小、挑战性高低以及有关管理人员的评语。
美国好一点儿的大学还要求每个申请者写一份读大学的“个人陈述”,学校从中判断申请者的素养和学习动机。除此之外,美国知名的大学还要对考生一个个进行面试,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诸如学习激情、做事毅力、逻辑思维等,因为这些素质对学习的成功很重要。
大学考试不分文理,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不分文理并不是让学生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科目都得学,如果是那样的话,反而会增加中学生的学习负担。
下面简单谈谈美国的中学教育。美国的中学分公立和私立两种,不同学校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差别很大,但都不分文理科。高中阶段的课程一般分为这几大板块:英语、数学、外语、历史和社会科学、科学、体育、艺术等,此外还有生活技能课。每一门类都规定有必修的和选修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进行选择。比如一个高中生可以主修“化学、地理、生物和文学”,另一个高中生则可以选择“数学、物理、经济和历史”等。而不像文理分科那样,一旦选了理科,就只能专攻理科,一旦选了文科,就只能专攻文科。也就是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更加自由地学习。
实际上,美国大学招收一个学生要考虑的因素远比中国大学的多,中国大学其实就是一个高考分数,美国大学则要考虑考生的语言、数学和逻辑能力、平时成绩、社会实践、学习动机和热情等,这样可以选出那些真正具有发展前途的优秀学生。
美国大学每个学生完成的课程都不一样
在美国大学,不分文理科制度下招来的新生,刚进大学时候也自然是没有专业。这种制度的优点就是给学生最大的自由,让他们尝试尽量多的学科,发现自己的兴趣在哪儿,擅长什么学科。因为高中毕业生一般在18岁左右,很多人并不清楚自己兴趣和特长在哪儿,这样他们可以在大学第一年发现自己。
只有在这种制度下,学生才有可能把大学学习看成一个探险的旅程,这是美国高等教育的理念。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在2010年8月的开学典礼上讲道:
耶鲁大学开设有2000多门课供你选择,但是你不得不错过98%的课程。但是我要督促你们多尝试不同的课程。每一个学科代表着人类的不同经验方面,任何一个学科都能够给你提供不同的窗口,去领略自然界和社会的文化积累,让你能够从不同角度看世界。如果让我给你们一个忠告选课的话,兴趣尽量广泛,尽可能多涉猎各种学科。不要老抱着这样的信念,你来大学之前选定的学科是最适合你的。选一些完全超越你以前知识经验的课,这样不仅可以扩大你的知识面,这样还可以发现你意想不到的巨大潜力,这甚至可以改变你的人生。
那么要鼓励学生“探险”,就必须有一个安全保障制度。这个制度就是考试方式的多样化,富于弹性,对于同样一门课,不同的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考试方式。就拿斯坦福的考试制度来看,每个学生一个学期有最高学分限制,比如12个学分,只能选择3门4个学分的课,如果想多学一门,就可以用2个学分来修本来4个学分的课。此外还有等级计分制和“满意-不满意”或者“通过-不通过”等等考试制度供学生自由选择。
各个系科都要给大学一年级开设入门课,介绍本学科的基本概念、主要特征等。一方面让学生了解本学科的性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吸引学生日后选择自己的学科作为“主修”课。
每一个系科都对本专业的“主修”和“辅修”做出明确规定,规定修完若干门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一般这些硬性规定的课程都很有限,为的是让学生有更多空间选修其他系科的课。
学生到了二年级后就开始决定自己的专业,而后就会集中完成所主修或者辅修的专业必修课。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很多系科都要求本专业的学生必须选修其他专业的若干门课程。
这种教育制度充分体现了大学的个性化教育。系科之间没有壁垒,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设计自己,结果四年大学下来,谁跟谁学的课程都不一样,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也呈多种多样。
拒绝单一的知识结构
西方教育中的这种观念,来自于渔猎文明的哲学观,不管你做了什么准备,不管你用什么工具,也不管你是勤奋还是懒惰,最后捕到鱼打到猎物才是好样的,才可以不挨饿。与我们的“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的农耕文明思维不同。
科学文化的创造发明,既不是种庄稼,也不是种树,而是思维的创造性活动,火花是靠碰撞才能发生的,单一的知识结构就很难有灵感火花,那么创造发明的机会也就自然很低。
文理合璧才能创造出更大的力量
让我们以当今世界的名人为例来说明“文理不分科”的意义。科技是工具,人文是目的。只有为人文服务的科技才能真正改变世界。这是一条被乔布斯的科技人生所证实的真理。
那种很早就偏科,自小只对理工感兴趣,不涉猎文科,甚至瞧不起文科的工科生是成不了乔布斯的。
乔布斯小的时候,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适合人文学科的人,同时他也很喜欢电子学知识。宝丽来的创始人兰德是乔布斯青少年时期的偶像,兰德强调一个人既要擅长人文学科,又能驾驭科学,只有这种人才能做出重大成就。打那时起,乔布斯就想成为这种文理双料人才。
乔布斯认为他的企业人生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文理合璧。历史上的伟大发明家、科学家都有这个特点,比如富兰克林、爱因斯坦、达·芬奇这些人都是结合了人文和科学的天赋而产生了巨大的创造力。这种模式的创造力是21世纪创新型经济的关键因素。
今天人们都在谈创新,也都在尝试创新,然而创新并不仅仅是有了决心就行了。乔布斯的成功经验很值得人们学习借鉴,他曾这样表述过:苹果之所以能与人们产生共鸣,是因为我们创新中深藏着一种人文精神。我们认为伟大的艺术和伟大的工程师是相似的,他们都有自我表达的欲望。事实上最早做Mac的最优秀的人里,有些人同时也是诗人和音乐家。
一次乔布斯与斯卡利在纽约的中心公园散步,斯卡利说如果他不从事商业将是一名画家,乔布斯则称自己如果改行他将去当诗人。乔布斯身上的确很有诗人的气质,他把自己看作艺术家,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他在产品设计中能驰骋艺术家一般的想象力。
学科交叉、知识碰撞是创造力的源泉。中国教育界,文理早早分科,很多是高中一年级就开始了,到了大学后,学科之间壁垒森严,学生知识单一,这都是制约创造型人才产生的因素。
因为国情不一样,中国没有必要去盲目模仿美国教育,但美国的教育一直遥遥领先于世界,定是有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资源的!
看到个很蛋疼的帖子:
一文科妹子夸理科室友看的书很牛逼。
正常情况下,我们会说句谢谢。
可那位理科室友画风变异,竟嘲讽起文科妹子:
“对呀,你也要多看看这类书。你们文科生就是没逻辑,感情用事。”
WHAT???
选个理科,还选出优越感来了?你怎么不上天呢?
作为一名文科僧,我真的很想掰扯掰扯,这种愚蠢的观念。
1.
你们文科生。
我发誓,这五个字是我第二厌烦听到的开头。
第一是“不是我说你”。
不是说我,那就闭嘴。
“你们文科生,都很路痴。”
“你们文科生哦,能不能有点常识?”
“你们这些学文科的,跟你们讲不清楚。”
“你们选文科,不就是因为理科太差吗?”
自从分了文理科,文科生身上就自动背了个锅,专门用来盛放各种偏见和误解,and理科生不定时抛来的鄙夷眼神。
在某些人眼里,文科不就是死记硬背吗?
拜托!
能在脑中塞下低配版人文百科,从史记到鲁迅,从马原到罗马陪审制度,从黄赤交角到”夫列子御风而行”。
你也死记硬背试试?
不要用你会计算粒子动能的脑袋,来鄙视别人分析潘金莲性格特征的智商。
我们本是同根生,只是后来术业有专攻罢了。
理科生怎么就占领智商高地了?
还有人更牛逼,说文科生的工作,编辑文案策划记者,理科生轻松上手,但理科生的工作,文科生都看不懂。
还总结为,社会价值差距。
我承认,我喜欢高智商型理工男,很萌谢尔顿、图灵之类的,但让他们来写品牌宣传营销方案试试看?
分分钟血条不足。
有人说,文科生就是看书写字so easy。实际上,文科生的脑子里盘踞着人类的文明演进跟每一个小情绪,还是随叫随到那种。
不是会C语言,会写小程序才叫社会价值;也不是会用Visio画产品原型图才叫社会价值。
讲白了,我们都是讨生活的,谁又比谁高级呢?
2.
当然,文理科确实存在思维差异。
比如:
上大学那会,晒完被子,我中二地发了条状态:
“被子里都是阳光的味道。”
一学医的哥们立马回复:
“那都是螨虫尸体的味道。”
好吧,过了矫情少女季的我,承认他是对的。
网上流传着一句话,“叶子的离开,不是风的追求,也不是树的不挽留,而是命运的安排,自然的选择,花开花落,天道轮回,该来的会来,该走的会走。”
某理科生回道:“不是脱落酸的作用吗?”
无。话。可。说。
我还看到个搞笑的事。
有个姑娘带爸妈去海洋馆,妈妈感叹:“看到鱼儿游来游去,内心都平静了。”
结果,爸爸盯着玻璃一顿猛瞅,感叹道:“这是由两块两层的有弧度的钢化玻璃拼接起来的啊,怎么做到的?这么大的水压。”
但这些,只是长期教育熏陶下,培养出来的思维差异。
而不是,人与人的差距。
3.
偏见,归根结底源于无知。
无知,归根结底源于教育。
大环境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于是你雄赳赳气昂昂,以为学了理科就能成王。
大环境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富强要有钱。
于是你也被灌输了“理尊文卑”的腐臭观念。
就像千百年来,根植于中国人内心的男尊女卑,直到现在,仍然是直男癌遍地。
在古代,提倡读书。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会写八股文的人,要比贩卖丝绸的高级。
会背四书五经的,要比搞科研发明的硬气。
那又怎么样呢?
所谓种种价值观下的优越感,不过是来自工蜂的无知。
我们只是历史轮轴中的一员,原本该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却被社会主流的观念倾轧,成了一个被阉割的思想太监。
可笑的是,有些人还因为阉割手段的区别,觉得比别人高级。
不自知的优越,更是愚蠢无敌。
4.
常常听到这样的话:
“理科生还这么爱看书啊!”
“理科生的文笔这么好!”
“文科生能学会编程,做程序员吗?”
“文科生竟然会修电脑!”
在今天,只要你稍微知道点专业之外的常识,别人都会觉得惊讶万分。
哪怕,有些只是最基本的东西。
学习苏联教育模式后,应试教育专注打造认知壁垒。
让无数的理科生,埋头能飞速敲代码,抬头却不知道嵇康和阮籍;而文科生,能大谈浪漫主义和狂飙突进运动,却连电脑c盘和d盘的区别都不知道。
教育制度说,你们只要管分数。
大学老师说,学好专业知识就够了。
工作岗位说,干好本职工作就行。
社会成功学泛滥的时代,多学一点知识,都要思考三秒钟:有没有用?
而其他的,就像卡夫卡的《城堡》,永远无法抵达。
5.
很多时候,人的优越感来的花样百出。
看美剧的瞧不上看韩剧的,看剧能看出优越感。
看王尔德的瞧不上看郭敬明的,读书也能读出优越感。
吃日本料理的瞧不上撸串的,吃东西也能吃出优越感。
旅游的瞧不上宅在家的,你特么出趟门都能孵出优越感。
你们都能上天了!
地球这座小庙,纳不了您这座大佛。
有钱就有话语权,没钱憋开口!
功利主义霸屏之下,人文关怀就像场笑话。
而我,连吃包子的钱都没有,还在这边叨逼叨。简直是知识分子的误国与悲哀。
下级分类
音乐鉴赏 文章数量: 8
应该讲讲《音乐鉴赏》这门课。这门课,是孩子分享读书心得时知道的。
这是高中的一门音乐方面的课程,但是没有讲。
据说,现在的孩子知道很多,但这门课程中的许多东西,很多孩子都不知道。应该让孩子们知道这些。知道这些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现在的孩子这些方面知道的太少,同时又收到太多的其他方面的影响。本没有必要知道这么多音乐方面的知识,但因为受到的其他方面的影响太多,就有这方面知道多一些的必要了。
喜欢听的并不都是好的。就像喜欢吃的未必有利于健康。大人应该帮助孩子们学会鉴别。不应该忽视音乐的教化作用。
有人说,中国的上世纪80年代好,听到、吃到了很多好听、好吃的。好还是不好,真好还是假好,这门多年过去了,结果也出来了,过来人应该多少有些反思了。 有的好听的,把思想听坏了,有的好吃的,把身体吃坏了……
这门音乐方面的课程,应该让孩子们通过讨论。让孩子们对不同时期的音乐进行批评。既然用音乐影响孩子了,就应该让孩子们学会批评,有批评的权利,让孩子们通过批评学会鉴别好坏,学会保护自己,通过批评让作为听众的孩子们获得更多的主动权。
对课本的批评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有利于破除迷信。
音乐应该是用来解放孩子们的,它不应该成为孩子们的无形束缚。靡靡之音就是对孩子们的一种束缚。现在孩子们听到的相当多音乐和歌曲都是靡靡之音。应该通过加强音乐教育对抗这些靡靡之音对孩子们的恶劣影响。
https://shooter.haizi.name/jiaoyu/xuexiaojiaoyu/2019-08-18-08-46-29.html?start=48#sigProIdd5c23d8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