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宏:私营经济还真的不长寿

李东宏:私营经济还真的不长寿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核心提示:一、私营经济存在和发展的根据是,它是增加劳动收入的有效方式。二、私营经济式微的根据是,私营经济只提供劳动收入,随着资本集中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未来劳动人数越来越少,劳动者工资越来越低,私营经济造成的两极分化,必须提高政府职能来弥补,但是西方通过税收--社保为社会成员提供非劳动收入的制度和措施,理论上不可行,而且正在走向失败。因此,私营经济式微,是不可挽回的趋势。三、微观上,国有企业通过落实全民所有,实行“全民所有,竞标经营”,必然淘汰私营经济;宏观上,通过实行社会法人经济结构和社会主义交易经济市场结构,可以保障私营经济作为国民经济拾遗补缺者的地位。落实全民所有,中国才有真正的改革!

近日,吴小平的文章引发媒体的狂喷,因为文章认为“中国私营经济已完成协助公有经济发展的任务,应逐渐离场”。看看媒体评论文章的标题就知道媒体有多愤怒:1、澎湃新闻驳“私有经济退出论”:重回计划经济时代,是自毁长城;2、人民日报评民营经济:只会壮大、不会离场;3、新京报:要求私营经济“逐渐离场”代表了一种错误思潮;4、中央财大教授回应吴小平言论:没培养好学生老师有责……

对吴小平的文章,媒体比私营经济本身还惊诧,然而,媒体的狂喷并不能改变私营经济的寿命。由于不能嵌入未来经济,私营经济还真的不能长寿,必然规模越来越小。

一、增加劳动收入,私营经济大发展

许多人把西方崛起归因于私人资本主义企业和市场,但是古今中外,市场和私企就在那里,却没见第二个靠资本主义企业和市场崛起的国家群。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市场不但是有边界的,而且是有结构的,市场结构决定市场边界:有社会整体的市场,其边界就是社会整体管辖的边界;没有社会整体的市场,微观交易可以在哪里进行,就在哪里微观上有效,原则上宏观上是无效的,因为社会整体的存在,是保障市场宏观上有效的前提条件。由于现实社会中社会整体是不存在的,市场只能微观上有效,宏观上原则无效,有效是特例,即对符合特殊条件的部分国家在特定的时期有效。那么,西方崛起,靠的是什么呢?西方崛起的产业条件是,西方工业取得了相对于周边的优势。西方政府为了税收,不仅为经济提供公共设施和服务,而且用军队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和维持原材料市场和产品出口市场。一句话,西方政府为西方经济充当了市场CEO。这是西方崛起的独家秘笈。

我们课本里曾把资本主义私有制描绘为万恶,但是改开后私营经济照样获得了铺天盖地的生长。万恶的资本主义经济为什么能够野蛮生长?因为它是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不是,因为私营经济的增长已经超越了市场经济组成部分所允许的界限。它是中国经济的脊梁和筋骨?也不是,因为它不足以与跨国资本竞争,没有中国政府和国有企业,在跨国资本虎视眈眈下,中国经济不足以与跨国资本竞争。

迄今为止,私营经济是增加劳动收入的有效方式。这是私营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内在根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能增加劳动收入的都应当获得相应的发展和经济地位。

二、不能增加非劳动收入,劳动收入越来越小导致私营经济大量淘汰

私营经济的重要弊端在于,私人资本将越来越集中,而它只提供劳动收入,而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资本的有机构成越来越高,资本雇佣劳动的数量越来越小,平均工资水平越来越低,从而导致社会两极分化。本来,人们指望政府能够担负起提供非劳动收入的职能,从而使社会成员的收入由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组成,这样,即使劳动收入在社会成员总收入中的比例逐渐降低,社会成员也不至于陷入明显的贫困。然而,目前为止,任何国家,都找不到为社会成员提供非劳动收入的有效办法,从而无法阻止经济越发展,劳动者越贫困,中产阶级日益缩小,两极分化越严重的趋势。

我们羡慕西方的橄榄型社会结构,但是西方福利社会,是立足于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靠税收--社保的形式支撑的。这是一种外在于经济的社会结构,社保的内容和水平不是经济自身说了算,而是民主投票的政治行为决定。也就是说,社保根本不是经济的事业或者干脆就是不经济的事业。这就产生了西方国家经济空心化,即资本外移。另外,社保也让西方人变懒。这两者让西方的创造力和竞争力优势丧失。随着中国等崛起,原先用血汗养活西方的国家不但不会再养活西方,反而会把西方从世界分工的顶部翻到底部,对西方形成反向剥削,因此,西方国家的经济和福利都会被吸干,西方的橄榄型社会即将完蛋。

那么,中国能否走通用社保为资本主义经济保驾护航的道路呢?肯定走不通!首先,中国人口远多于西方,世界人民养不起,也不答应。其次,中国经济无法为中产阶级提供相应的职业岗位。再次、科技进步将加速吞噬任何国家的职业岗位,工作人数将加速减少,未来的国家一定是多数人不工作少数人工作。用社保为资本主义经济保驾护航的道路,即社保加私营经济主体模式,走不通。无论在西方和中国,它都是死胡同,可以走一段的死胡同。

综上, 任何国家,都找不到为社会成员提供非劳动收入的有效办法,而私营经济只提供劳动收入,而且提供得越来越少,所以私营经济必然式微。

三、国有经济落实全民所有,必然淘汰私营经济

九十年代,国有经济曾有过大溃败的经历。难道与国有经济的秉性有关?错!国有经济大溃败,职工大下岗,与国企的性质没关系,是经营方式错误造成的。全民所有制经济,从国营到国有,管理权一直在政府。所以,改革中出现的问题都是政府管理和改革本身的问题,而不是国企本身的问题。当然,这些问题都根源于没有落实全民所有,经营权由政府控制。全民所有制企业,从国营到国有,都有内在的根据和相对于私企的优势,但都不是理想的产权状态和运作方式,“全民所有,竞标经营”才是理想的产权状态和运作方式。

所谓“全民所有,竞标经营”是指:第一、股权方面,每个公民都是法定的股东,平均收取国企红利。第二、经营权方面,国企职工通过竞标和财产担保组成国企经营权集体。第三、管理权方面,集体内部高管向中层担保,中层向全体职工担保。第四、在国家、企业与职工的关系上,管理向职工担保,职工向国家担保,担保盈利水平。第五、在政府对国企监管上,国家设立专业投资公司通过发工资来邀请大家竟争工作岗位、并负责对国企进行投资和职工担保金管理。

从企业这个围观视角看,这种国企制度,显然剥夺了私企存在的资格,因为私企根本无法与国企竞争。

从国有经济整体,或者宏观视角看,整个国有经济可以表达为社会法人。以社会法人为起点,整个社会经济的结构可以表达为完美的社会主义经济结构:

第一、产权结构:资源是上天赐予社会整体的财产,而社会整体是每一个社会成员作为平等股东组成的社会法人。社会法人把一部分资源(如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无偿地、平均地分配给股东利用,把另一部分资源通过竞卖的方式交给作为资源利用者的公私资本家利用,所得在做出必要扣除后在全体股东中平均分配。社会成员的收入包括两部分:股东收益和劳动所得。所有制上的平权和财产流通上的交易存在,使得社会法人得以以资本家为“剥削”对象,通过交易获取剩余,成为资本家的资本家,因而这种经济是自由、平等、高效和绿色而且计划性的。在这个应然的社会里,公有财产权本身是正当而且高效的,并且是私人财产权唯一的合法基础性来源,每一个人都可以作为社会的股东获得从公共财产派生的私人财产权,即作为股权表现的财产权,每一个劳动者都可以以自己的劳动为对价通过与社会和作为资源利用者的社会组织的交易获取劳动收入,即作为劳动所得的财产权,另外,还可以以上述财产组成作为资源利用者的公私资本家所形成的股权。

第二、市场结构:社会整体与社会个体的交易形成一级市场。通过一级市场,社会法人用货币化分配的方式把一部分资源(如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无偿地、平均地分配给股东利用,把另一部分资源通过竞卖的方式交给作为资源利用者的公私资本家利用,所得在做出必要扣除后在全体股东中平均分配。社会个体之间的交易形成二级市场。二级市场负责按照社会法人的意志来协调社会个体的经济合作,方式是市场竞争。政府是社会法人的代理人,负责按照社会整体的利益调节市场,方式是:第一、通过调节一级市场调节二级市场;第二、直接调节二级市场。

显然,通过真正的经济改革,达到上述两个目标,私营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主要板块不仅没有存在的可能,而且没有存在的必要,必然回归国民经济拾遗补缺者的本位,因为经济结构上仍然需要私营经济存在,但微观结构上,私企竞争不过国企,结果只能拾遗补缺。

四、结语:一、私营经济存在和发展的根据是,它是增加劳动收入的有效方式。二、私营经济式微的根据是,私营经济只提供劳动收入,随着资本集中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未来劳动人数越来越少,劳动者工资越来越低,私营经济造成的两极分化,必须提高政府职能来弥补,但是西方通过税收--社保为社会成员提供非劳动收入的制度和措施,理论上不可行,而且正在走向失败。因此,私营经济式微,是不可挽回的趋势。三、微观上,国有企业通过落实全民所有,实行“全民所有,竞标经营”,必然淘汰私营经济;宏观上,通过实行社会法人经济结构和社会主义交易经济市场结构,可以保障私营经济作为国民经济拾遗补缺者的地位。落实全民所有,中国才有真正的改革!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