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坤:“肉食者鄙”辨析

张志坤:“肉食者鄙”辨析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利益对立及其阶层性固化、守财奴心态与金钱拜物教盛行、八旗子弟类型等,这些东西在当今中国都有了新发展、新形势、新业态,因而也必然要造就“肉食者鄙”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

  “肉食者鄙”辨析

  张志坤  

  自新媒体这种新颖舆论平台流布人间并登堂入室以来,有关“肉食者鄙”、“高手在民间”的说法就在其中相当盛行,不但有人对此笃信不疑,而且类似的说辞也成了一些无知狂徒高谈阔论的依托和根据。这理当引起注意,很有必要认真地加以讨论一番。

  “肉食者鄙”这句话为什么能流行开来、脍炙人口呢?

  应该说,当年的一本高中语文课本对此居功甚伟。那时的学生都学过那篇著名的“曹刿论战”,这篇出自《左传·庄公十年》的文章被编进高中教材,于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鼓作气”等经典语言据广为人们所熟知,成为口口相传的名言警句,直到今天仍然脍炙众口。更重要的是,“曹刿论战”的故事,揭示了人类社会确实存在“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这种有趣的政治现象,这一现象可谓自古有之、连绵不绝。但是,古人为什么得出这样的结论,其合理性又体现在哪里呢?

  窃以为,“肉食者鄙”之所以成立,主要表现有如下三种情形:

  第一种情形:利益对立之使然

  贫富差距和阶级对立是中国社会的传统痼疾,少数富人与广大民众之间往往存在激烈的矛盾冲突。在这种背景下,国家政治为少数富人所把持,为这些既得利益者所绑架,他们在制订国家战略策略的时候,千方百计从自身的利益出发,着眼点在于如何保住既得利益,并把他们的小众利益刻意描述成为国家利益。但是,国家基础与支柱却是民众,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不能把最广大民众的利益当做国家利益,由此而来的战略与策略必然同国家的根本利益背道而驰,同国家的长远大计背道而驰,非但“未能远谋”,简直就是祸国殃民。

  第二种情形:守财奴心态

  舍命不舍财,死守金钱不放,越有钱越想有钱,最后把自己的心思全部都集中在金钱之上,一切为了金钱,一切为金钱服务,对于这类人,中国文化形容他们叫守财奴,马克思称之为“金钱拜物教”。这种人历来多得不可胜数,古往今来中国很多,外国照样很多。

  任何人只要一旦陷入守财奴或者金钱拜物教泥坑中,那么人也就变成了金钱的奴隶,其它一切都不在他们的考虑之内了。明朝末年王公贵戚守财至死的故事就很能说明问题。比如,李自成的大军已经把洛阳围得水泄不通,这个时候,福王家里金钱钜万,多得不可胜数,而防守的士兵连军饷都发布出来,于是,防守洛阳的守将求见福王朱常洵,告诉他如果不能给士兵发饷,士兵就不会守城,甚至可能哗变响应李自成,福王要想保住自己保住自己的生命和财产,务必拿出一点来犒赏三军,以为洛阳安危之计。据说,这位守将讲得声泪俱下,于情于理都十分到位。可惜的是,朱常洵就是一毛不拔,结果城破身死,人财两空。到了大明王朝覆亡前夕,崇祯皇帝情急之下,也向皇亲国戚勋贵求援,要求他们捐资助饷、以救国难,可惜他们照样一毛不拔,那个著名的周国丈(即崇祯皇帝的老丈人),他的皇后女儿背后给了他不少钱,希望他做做样子当个表率,他居然还中间截留一大半,借此机会捞了一笔。结果李自成打进来后,照样落得个人财两亡。

  这些守财奴的故事说明,对他们而言,金钱就是他们的命根子,除此之外,他们一概不管不顾,什么军国大计、天下安危,一概置诸脑后。这样的心态心理,自然也就是鼠目寸光、十分鄙陋了。

  第三种情形:养尊处优、愚蠢颟顸

  还有这样一些人,他们“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从小到大一直都锦衣玉食、养尊处优,因而没有学习奋进的精神,更没有经过艰苦的实践磨炼,这样的人自然也谈不上有什么远谋大虑了,能做到老实本分就算难得,其中很多都不免于愚蠢颟顸,比如汉献帝、晋惠帝,又比如清朝末年的八旗子弟等。他们这些人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肉食者”,但他们却是社会与历史的寄生虫,除了浪费社会财富之外,没有任何用处。而生活在底层的人们则饱尝人间疾苦,深悉社会弊病,痛感社会不公,这些人只要认真思考锻炼,往往就能提出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真知灼见。上述两相对照,自然也就凸显出“肉食者鄙”这种奇趣的现象了。毛主席所讲的“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所指主要就是这个层面。他还说过“干部子弟是一大灾难”,大概也是因为这样的原因。

  那么,二千多年过去了,现如今的中国是不是也存在这样的现象呢?新媒体上被人们所广泛引用的“肉食者鄙”这句话是不是还能够成立呢?

  应该说,总体而言,“肉食者鄙”的现象还相当普遍,并且突出地表现在中国当代资产阶级身上(有关这个问题,可参阅笔者2014年文章《当代中国的资产阶级为什么缺少民族性》),原因依然在于以上三个方面,即利益对立及其阶层性固化、守财奴心态与金钱拜物教盛行、八旗子弟类型等,这些东西在当今中国都有了新发展、新形势、新业态,因而也必然要造就“肉食者鄙”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

  但是,在肯定“肉食者鄙”现象普遍存在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注意和防范以下两种不正确的倾向:

  一是不能绝对化地一概而论

  如果有谁以为凡是有钱人或者肉食者就愚蠢,以为高高在上当权当政者就不如底层老百姓聪明,将其当做普遍规律,那就大错而特错了。事实上,居社会上层的人,眼界境界都比较宽泛,接触面广,自身所具有的支持条件更不是底层老百姓所可比拟,所以只要他们这些人用心端正,勤于努力,兢兢业业,其思想成就与工作业绩就远非底层老百姓能望向背。所以,对于上层的权威,对于来自各种类型“肉食者”的思想与决策,人们首先应该抱着认真与尊敬的基本态度,在此基础上才可进行讨论批判,而不能把社会精英及上层社会一概视为粪土,藐视一切权威,完全没有一点虚心精神。人们经常看到类似这样的事例:一个初中勉强毕业的打工仔利用新媒体平台大言不惭地谩骂批判一个大学教授的学术观点或理论逻辑,这难道不是太过滑稽了吗?

  二是不能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

  现在,基层民众有了新媒体这个大舞台,这是一件大好事,大家可以咸与议论天下大事,但不能打着“肉食者鄙”的幌子目空一切。毋庸讳言,“草根”之下,什么虫子都有,一些自诩为“草根”的人,其实质是“草莽”,这其中很多人既没有做人的基本修养,而且还非常不虚心,他们经常在网上爆粗谩骂、人身攻击,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完全不知道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既没有知识,也没有品行,只是到处乱咬,表现出十足流氓无产者的特征来。窃以为,这种想象,严重沾污了“草根”的声誉,也严重影响“肉食者鄙”这句历史名言的合理性与可信度。

  由此看来,进行一点“肉食者鄙”辨析很有必要,据此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现如今中国社会既需要对各种新的“肉食者鄙”现象给予足够认识和警惕,同时也要防范打着“肉食者鄙”幌子目空一切的莽汉下作行为,二者都不可偏废。同时,这也说明,当代中国思想与道德塑造及治理任务具有新的复杂性,更加任重而道远了。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