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不久,毛泽东在一次谈话时说:“我们杀了几个有功之臣也是万般无奈。我建议重读一下《资治通鉴》,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如果一个个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而国家还没有办法惩治他们,那么天下一定大乱,老百姓一定要当李自成,国民党是这样,共产党也是这样。杀张子善、刘青山时我讲过,杀他们两个,就是救两百个、两千个、两万个啊。我说过的,杀人不是割韭菜,要慎之又慎。但是,事出无奈,不得已啊。问题若是成了堆,就是积重难返了啊。崇祯皇帝是个好皇帝,可他面对那样一个烂摊子,只好哭天抹泪走了哟。我们共产党不是明朝的崇祯,我们决不会腐败到那种程度。不过谁要是搞腐败那一套,我毛泽东就割谁的脑袋。我毛泽东若是搞腐败,人民就割我毛泽东的脑袋。”(《党建经纬》1998年第1期)
进城第三天,机关食堂加餐,挨了毛泽东的批评,毛泽东说:“要想做脱离人民群众的事情,什么时候都可以找到借口。”“如果这样吃下去,不用多久,我们餐桌上的菜饭就会摆满。到那时,我们越把为人民服务喊得越响,人民群众越恨我们。”毛泽东自从进城后就为治吏这件事操心。他反复叮咛:“脱离群众,官僚主义,势必要挨打。”他严厉警告:“现在,有一些人,好像得了天下,就高枕无忧,可以横行霸道了。这样的人,群众反对他,打石头,打锄头,我看是应当,我最欢迎。”“我们一定要警惕,不要滋长官僚主义作风,不要形成一个脱离人民群众的贵族阶层。”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治国安民,每个公民都应遵纪守法。但是,对国家政权的最大危害,不是来自民,而是来自官员的权力滥用、营私舞弊、贪污腐败、“德之不修 ”。这就是“治国就是治吏”的道理。
“治国就是治吏”,这是由权力的特点所决定的。权力具有天然的扩张性和腐蚀性,绝对的权力绝对的腐败,所以权力必须受到制约。有了权力就拥有一切,丧失权力就丧失一切。权力这个决定生杀予夺、决定人的命运的法宝,比金钱对人更具有吸引力,更让人垂涎,更具有腐蚀作用。庄子说:“声色滋味权势之于人,心不待学而乐之,体不待象而安之。夫欲恶避就,固不待师,此人之性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权力犹如一把“双刃剑”,只有受到有效监督、制约和正当运用时,才能造福人民。所以说,治国必须治吏,“治国就是治吏”。
“治国就是治吏”,把官吏管理好了,官场风气正了,官员的表率作用才会增强,国家才能政通人和,国泰民安。否则,官员欺上瞒下,贪污受贿,营私舞弊,胡作非为,其结果只能是“虽令不从”,民怨国衰,“四维不张”。这就是“治国就是治吏”的基本道理。
“治吏”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做的工作千头万绪,要贯彻的法律条令很多,要使官员有所惧、不乱为,必须贯彻一个“严”字,即“治国必先治官,治官务必从严。”在公审刘青山、张子善的大会召开之前,曾有党内的老同志找到薄一波,要其向毛泽东说情,是否可以不枪毙刘、张。当时,毛泽东说,正因为他们两个人的地位高、功劳大、影响大,所以才下决心处决他们。只有处决他们,才可能挽救20个、200个、2000个犯有不同程度错误的干部。陈毅元帅的警卫员包湘之当了厦门市长,因一心想娶女秘书为妻,动了杀害救过包命的未婚妻之心,战场上百发百中的小包此刻也手打哆嗦,枪杀未果,却被泗水县公安局拿下,判罪立即执行枪决。包觉得救过元帅之命,求求元帅保住性命还不至于成问题吧。可是等到的回音却出人意料:“遵照泗水人民的判决,立即执行。”在共和国的领袖、开国元勋的心目中,没有私我,只有人民,只有国家,人民利益至高无上,国家命运高于一切!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而各级领导干部则是人民的公仆,代表人民管理国家事务,应当无条件地接受人民的监督,我们实行的社会主义法治,本质应该是“民治”,是治权、治吏、治官,而不是“治民”。然而,一些官员经不起执政和改革开放的严峻考验,渐渐由人民公仆蜕变为人民主人,在如何治国的问题上本末倒置,陷入“治国就是治民”的误区不可自拔。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一些官员往往把社会上出现的一些问题归结为老百姓的素质太低、思想太落后,把自己放在与老百姓对立的位置上,很多官员说老百姓太难管了,喜欢闹集体性事件。把群众视为“刁民”,在“治民”上大做文章,“运动群众”,堵塞言路,动不动就滥用警力,让群众有话无处说,有冤无处伸,蓄意关闭社会稳定的“安全阀”,其结果只能是南辕北辙、“虽令不从”,“按下胡芦起来瓢”,给社会安定造成更大隐患。近年所发生的突发事件,虽然肇因不一,但无一不与官民利益相左与司法缺失公信力有关。说到底,就是官民冲突,都是官员不作为或乱作为造成的恶果。像贵州瓮安的群体事件,“吏”没有处理到位,才导致了后来的群体性事件。如果“吏”处理到位了,应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二千多年前的韩非子就知道:官吏贪渎,民间尚能有洁身自好的“独善之民”;但如乱民蜂起,其地必无清廉勤政的“独治之吏”。因此,韩非子主张,什么地方出了乱子,首先就得拿地方官来“问责”,这就叫“治吏不治民”。 明末清初的哲学家、思想家唐甄所著《潜书》中曾明确指出:“天下难治,人皆以为民难治也。不知难治者,非民也,官也。”
“治国就是治吏”的实质就是要“以民为本”,彻底改变“以官为本”的错误做法,坚持相信人民、依靠人民,最大限度的发扬人民民主来选举干部,最大程度的相信人民来监督干部,落实“治官就是治吏”这句真理。就在1975年毛泽东逝世的前一年,他还说:“治党治国就是治吏。如果臣下个个寡廉鲜耻,贪得无厌,而国家还无法治他们,那非天下大乱不可。”而今,官员腐败依然保持着级别高、贪腐数额大和“群蛀”现象严重的特点。党中央始终把反腐倡廉作为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来抓,历史经验也告诉我们,治国必先治官,治官务必从严。一个吏治清明的社会,才会民富国强,才会更加安定和谐,国家才能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