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八佰》的放映让憋了大半年的影迷们长出了一口气。贫道清楚,这部片子只要被允许播出,它的背景和经历必然形成褒贬迥异的评价。为了对争论有些了解,也上网看了一遍。看完才知道,片子拍的很像徐克版的《智取威虎山》——密林里一场小分队袭击战用飞机大炮坦克一包装,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林彪的八个纵队在打锦州——标准香港无厘头电影。具体原因就不讲了,只提示一点:一场阵亡8人(一说十几人)的战斗咋也整不成气壮山河的历史大片的。
这让贫道感叹:大陆虽然号称文化深厚题材博大,但咋看这些年国产电影都离不开港台片味道,无论喜剧悲剧娱乐片正片还是大题材片,少了无厘头手法好像不会导了。从手撕鬼子的抗日神剧到料事如神的谍战片,连冯导再现历史惨剧的《1942》也少不了无厘头的成分。这与第四、五代导演从小在小巷影视厅里看港台片长大的有关?想想也是,允许拍八路军抗战用无厘头手法,拍国军抗战就不允许?从这个角度看,贫道还真觉得对《八佰》不值得那么认真。既然不是正片,就不值得对《八佰》剧本身做认真评论。
这里想对毛泽东的《论持久战》的相关问题做些讨论。
一、找一个都能接受的逻辑起点
很久以来,官方理论界对毛主席在1938年写的《论持久战》的评价大致为:
及时批判了“速胜论”和“必亡论”,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同时,科学预见了抗日战争是由战略退却、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组成;三是提出了“兵民是胜利之本”,要依靠和发动人民群众才能取胜的思想。中共认为,《论持久战》最终成为全国抗战的指导思想。
国民党和果粉并不这样认为。白崇禧那个同性恋儿子在大陆到处做报告,讲最早提出抗战是持久战是他爹。果粉还认为,国军将领很早就提出的“以空间换时间,积小胜为大胜”的战略预想与毛先生的战略预想相同,甚至更贴切、具体。一些人认为,抗日战争的实际过程与国军的战略预想更接近:用华北、华东和大半个华南的空间换取了4年多时间,最终等到美军参战并形成全球反法西斯同盟并打败了日本。还有果粉质疑:论证抗战是退却、相持、反攻三个阶段组成有些武断:退却已经出现了,相持可能有甚至后来也出现了,但是,一千年前的宋朝中国与北方游牧民族相持了几百年,最后不还是亡国了?世界上弱国与强国相持后的结局大多是亡国,尤其殖民时期以来,没有一个农业国由战略相持转入战略反攻的。怎么能认为相持后一定是反攻而不是亡国呢?
批判果粉这些论证并不容易。贫道去年七七事变周年纪念时写了一篇《谁能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的文章,试图对这些争论进行一下梳理。贫道认为,不是果粉们挑刺儿,是我们自己没有发现《论持久战》的真正价值和准确阐述才出现这些问题。这里就帮忙深挖一下。
贫道认为观点的对立源自各方都是就事论事,没有用一致的一概念“自顶向下”讨论问题。那篇文章中提出,研究要从抗日战争的性质出发往下分析。先确定抗日战争属于哪一类战争,这类战争的性质,双方的战略目的和达成战略目的的合理作战样式是什么。大家概念一致,有一个都能承认的逻辑起点,对国共双方的战略预想进行分析和评价就比较容易。
抗日战争属于国家间战争。从战争双方的战略目的上看,国家间战争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一国(有时会双方)试图用战争手段从对方攫取有限经济、政治利益(包括边境争议领土),但不以永久或长期军事占领为目的战争。
另一类是强国试图用战争手段对弱国进行军事占领,用征服、统治(包括用傀儡政府)对方以获取永久政治、经济利益的战争。
这个分类是很必要的,因为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征服为目的的战争与不包含这一目的的战争,战争双方的战略目标由此决定达成目标的作战样式会有显著差别。
第一类性质的战争,双方的战略目标都是迫使对方放弃部分经济、政治甚至领土利益。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彻底击败对方主力,作战样式只能是双方主力会战(会战:双方主力在一定地区和时间的决战)决定胜负。这类战争包括十九世纪列强“瓜分”中国的战争;中国历史上除蒙、满(金)以外北方游牧民族对汉族的战争(劫掠财富人口,获取岁币);近代如中印、中越边境战。
第二类性质的战争,侵略一方的战略目标是占领和统治对方全部或部分领土(达到影响国力消长)以获得政治经济利益,被侵略的一方的战略目标是把侵略者赶出去。这类性质的战争作战样式与第一类不同,经常会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也是通过双方通过主力会战打败和消灭对方主力。入侵者在会战中失败退出国境,战争到此结束,没有第二接单。但入侵者会战获胜,实现了军事占领,其达成战略目标则需要第二个阶段,即武力镇压占领区的武装反抗,使当地百姓服从统治者(包括对傀儡政府)。这里把第二段作战样式叫做“治安攻防战”(对占领军来说叫“治安战”,对反抗者来说叫“反治安战”)。占领军的目标是实现占领区良好治安以获取自己经济和政治利益。反抗军的目标是不断袭击占领军破坏治安,使侵略者攫取的战略资源或政治利益不抵打治安战的消耗,使战争主动权逐渐转向自己,最终赶走或迫使侵略者逐步收缩直至回老家。
古代全世界国家之间战争大多属于这类战争。春秋战国的战争都是灭国之战;殖民时期西方国家对除中国、日本外大部分国家战争也属于这一类;现代如第一、二次世界大战;当代如美军对伊拉克、阿富汗的战争也属于这类战争(战略目标:保障在中东主导地位;方法:军事占领维持傀儡政权),美军在叙利亚的存在也有接近性质。
国家间战争可以这样分成这样两类,而抗日战争属于第二类——这一点估计果粉的军迷也会同意。
2、《论持久战》论的究竟是什么
贫道这样分析的意义在于,把南京失守尤其武汉会战失败后的抗战情势(占领南京后的1938年2月16日,日本大本营制订“不再扩大战争范围”的方针,此后作战目的都是迫蒋和谈)放在“治安攻防战”这个盘子里做战略判断,一切就明朗起来:既然到了第二阶段,要把握的就是治安攻防战的特点,尽快让精英转变认识;找到打赢反治安战的方法;准备打赢反治安战的资源。
读读《论持久战》就会发现,毛泽东题目是“持久战”,论的却是“反治安战”。文章把治安攻防战的性质、特点,打赢反治安战所需要的条件和关键点,以及反治安战大的方法步骤都讲得清清楚楚。
毛泽东在讲述三个抗战三个阶段部分非常准确和清晰地给出日本占领军在第二阶段的中日双方的战略目标和作战样式:
“第二阶段,可以名之曰战略的相持阶段。第一阶段之末尾,由于敌之兵力不足和我之坚强抵抗,敌人将不得不决定在一定限度上的战略进攻终点,到达此终点以后,即停止其战略进攻,转入保守占领地的阶段。此阶段内,敌之企图是保守占领地,以组织伪政府的欺骗办法据之为己有,而从中国人民身上尽量搜括东西……此阶段中我之作战形式主要的是游击战,而以运动战辅助之。除正面防御部队外,我军将大量地转入敌后,比较地分散配置,依托一切敌人未占区域,配合民众武装,向敌人占领地作广泛的和猛烈的游击战争,并尽可能地调动敌人于运动战中消灭之。”“敌后空虚……有一个普遍的发展,建立许多根据地……威胁到敌人占领地的保守”。
《论持久战》文中的多次使用的“保守”二字,实际含义显然就是是“治安”。“威胁到敌人占领地的保守”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破坏日占区的治安”。破坏治安不可能用会战,只能也只需要用游击战。文中指明了日军的战略目的:组织伪政府的欺骗办法据之为己有,而从中国人民身上尽量搜括东西;日军指明了作战样式:保守占领地。同时给出我军的战略目的:威胁敌人占领地的保守;以及作战样式:猛烈的游击战争,一个普遍的发展,建立许多根据地。
《论持久战》分析了反治安战成功的基本逻辑:“中国将变为独立国,还是沦为残民地,不决定于第一阶段大城市之是否丧失,而决定于第二阶段全民族努力的程度。如能坚持抗战,坚持统一战线和坚持持久战,中国将在此阶段中获得转弱为强的力量。”游击战的星星之火如何壮大自己削弱敌人,毛在1927-1932年的艰苦战争中有过充分体会。
毛主席的这篇文章1938年6月公开发表的后立即引起很大轰动,国民党的军政人员和关心战争的人争相阅读。但贫道认为真正读懂的人很少。原因很简单:几千年来国家间战争都是国家军队用会战方式进行的,主力决战打输了国家也就完了,哪里还有用游击战更不要说是民兵赶走侵略军的先例?尤其西方工业化后,英法德荷俄美日在全球灭国无数,如同齐楚燕韩赵魏秦之与春秋列国,谁听说过游击战?游击战一般指国内战争的一种样式,造反军给政府军捣乱,但最后总要用会战击溃政府军主力才能坐朝廷。而且哪里有政府军打游击对付侵略军的?所以别说国民党,就是很多共产党干部也不是都能理解其中道理的。能理解内容无非是中国弱且大,日本强却小,日本一口吃掉中国不可能,因此战争会拖下去,于是有空间换时间积小胜为大胜的结论。至于换来时间干什么,累计的大胜有啥用,能不能因此赶走日本鬼子,没人往下想。
当时很多国人知道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不知道其实毛在抗大演讲“论持久战”(6月3日)前一个月,已经在党内发表了《抗日游击战的战略问题》一文。该文开篇就说:“抗日战争中,正规战争是主要的,游击战争是辅助的。这一点,我们已经正确地解决了。那末,游击战争就只有战术问题,为什么提起战略问题呢?”对于为什么游击战在中国抗战中是“战略级”的作战样式,毛主席论证原文较长,简述下来是这个道理:
如果中国是个小国,没有游击战的空间;如果中国是个强国,用不着游击战。中国大而弱,日本强而小,日本会占领大量中国领土,这就给游击战提供了一个巨大的空间。最主要的是,时代不同了,中国有了共产党和觉悟的老百姓(这一点在论持久战中更加强调),因此能持久地把异常残酷的游击战打到底。于是“游击战争,就从战术范围跑了出来向战略敲门”,成为战略问题。
毛主席的这两篇著作告诉国人:抗日战争就要进入治安攻防战阶段,赢得这个阶段战争胜利的方法是“反治安战”(游击战)。
三、反治安战的战略要点
《论持久战》的价值绝不是军事理论的创新,而是军事理论的革命。过去所有的军事理论(包括孙子兵法)都是国家军队之间的战争,与老百姓没啥事。《论持久战》(包括《抗日游击战的战略问题》)第一次提出“人民战争”的概念,也就是用人民战争实现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这为此后全球掀起的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样板和理论。
毛主席这两本书阐述了反治安战两个战略性的问题,一个是取胜靠什么,一个是取胜的逻辑。
反治安战取胜最终取胜的基本条件是,抗日的政党、精英和老百姓必须扛得住日军长期的残酷的镇压以及利诱,前仆后继坚持抗战。(阿富汗那群赤脚汉,打了快20年,死伤无数,却问每年在这里扔三四百亿美元的占领军:我还能打100年,你呢?)由于敌少我多,只要坚持抗战,就存在日军消耗大于攫取,强弱转换的机会。毛泽东预见到日军会在沦陷区残酷镇压反抗力量,同时会建立伪政权引诱精英叛变,指出领导抗日的政党能否在长期残酷的斗争中不丧失斗志是老百姓不屈服的关键。
毛泽东分析了中国抗日力量为什么不会屈服:“其一,共产党,这是领导人民抗日的可靠力量。又其一,国民党,因其是依靠英美的,英美不叫它投降,它也就不会投降。又其一,别的党派,大多数是反对妥协、拥护抗战的。”只要精英集团不全部投降,不跑到国外,发动老百姓并和老百姓一起奋斗牺牲,这个国家就有救。
最为关键的是,毛泽东这个时候已经意识到世界已经变了,已经不是列强可以任意欺凌被压迫民族的时代。阶级觉悟,民族觉醒已经风起,列强“架起几门大炮就可以征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就要过去了(十几年后彭大将军说“一去不复返了”):“今天中国……已经不是完全的封建国家,已经有了资本主义,有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有了已经觉悟或正在觉悟的广大人民,有了共产党,有了政治上进步的军队即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红军”;“兵民乃胜利之本”;“此时我们的任务,在于动员全国民众,齐心一致,绝不动摇地坚持战争,把统一战线扩大和巩固起来”。
关于“只有动员广大群众参加抗日”才能取得胜利的认识,毛主席是在一年前就想到和坚持的。老百姓都愿意当顺民了,精英再上劲儿也白搭。
七七事变一个月后,中共中央召开了史称“洛川会议”的政治局会议,讨论抗战战略问题。毛泽东在这次会议上,对于红军的军事战略方针的表述是,“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包括有利条件下消灭敌人兵团与平原发展游击战争,但着重于山地)”。15个参会人中,完全赞成毛泽东主张的只有关向应、贺龙和聂荣臻3个人,朱德、周恩来、任弼时等人有的提出“运动游击战”,有的说应该“游击运动战”,还有一些强调红军要配合国民党多打大仗(运动战是相对于阵地战而言,但都属于会战范畴)。毛泽东专门找彭德怀谈话,彭认为:红军的游击战与运动战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建议在“独立自主山地游击战”后面加上“不放弃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
按理说,毛泽东游击战运动战都打得出神入化,只要不像国军那样死板硬抗,谁主谁次有那么重要么?怎么抗日战略运动战三个字提都不让提了?毛泽东认为这里差别大了。他说:这里最重要的区别是:集中兵力打仗,还是分散兵力做群众工作。“集中打仗则不能做群众工作,做群众工作则不能集中打仗,二者则不能并举。然而只有分散做群众工作,才是决定地制胜敌人、援助友军的独一无二的办法,集中打仗在目前是毫无结果之可言的。”
把游击战作为八路军抗日的主要和核心的作战样式,一直到1938年毛写这两篇文章时还没在党内解决,这就是没毛在《抗日……战略问题》开篇不得不写的“抗日战争中,正规战争是主要的,游击战争是辅助的。这一点,我们已经正确地解决了”的缘由。这一是平型关伏击战的胜利,更主要的是王明回来了。
1937年12月王明回国后延安召开了政治局会议听取王明介绍共产国际指示,史称《十二月会议》。王明在会上对洛川会议以来中央各项方针政策提出了批评,主张“一切经过统一战线”,八路军要打运动战,成为全国打胜仗的模范。由于王明说他传达的是共产国际的指示,相当多与会者本来就犹豫,于是很多人认为八路军机械地进行山地游击战而不采用运动战是不对的。毛泽东在会议上,一时处于少数派的地位。加上王明马列主义说得头头是道,山沟里出来的共军干部哪里听过这些(彭德怀回忆录里就承认当时迷糊了)。用毛主席后来的话说,那段时间他的话“出了窑洞就没人听了”。王明之所以没能严重影响八路军作战方向,最主要的是这时部队已经到了抗日前线,争论没能形成新的战略思想决议。
必须认识到,反治安战与国内战争在动员群众投入游击战的条件不同:
国内战争造反打游击的是贼是匪,除了剥削制度造成的流民饥民,其他农民不会主动干掉脑袋事儿,政府军也不会不分青红皂白屠杀老百姓激起更大民怨。朝廷会减免动乱地区赋税以安抚百姓。侵略军不同,实现统治只能靠杀人立威。清军入关靠不断屠城,直到清末,曾国藩李鸿章在“匪区”也是不论匪民见人就杀,致使江南人口剧减数千万。德军在占领区德军被杀1人就杀军民10人政策,日军在东北华北暴行连连。但是,暴行带来的不止是恐惧,还会是仇恨,导致反抗者越来越多。这一点美军在伊拉克体会颇深。
侵略军会不断生产游击战士——只要抵抗组织一直存在。这些都38年5月这两篇文章不断强调的。
依靠反治安战就能赶走侵略者的逻辑是什么?
反侵略战争与国内战争虽然都有会战和游击战,但不完全相同。夺取政权的战争开始可以用游击战,但最终还要靠打赢会战。李自成只在秦岭里转悠没用,不造船三千过黄河,下汾阳,克太原,在代州与周遇吉大战十余日,阵亡17万将士最终击溃政府军主力,进不了北京城的。同时崇祯皇帝只要打不赢会战,除了上煤山没别地方去。但顺治皇帝就不一样,如果中原到处冒烟镇压不住,就会衡量统治的得失,起码还有长白山可回——实际上清廷“不行就回长白山”始终是个预案。因此,占领军不见得都是被“赶走”的,而是可能被逼走的。
在发表这两篇著作时,毛泽东并不否认最终战胜日本会用到会战(运动战+阵地战),认为:
“第三阶段是持久战的最后阶段,所谓坚持战争到底,就是要走完这个阶段的全程。这个阶段我所采取的主要的战争形式仍将是运动战,但是阵地战将提到重要地位。”
但是,《论持久战》描述第二阶段部分的内容显示,毛泽东这时已经意识到国土的收复是能用游击战实现的:
“游击战争能够胜利。做得好,可能使敌只能保守占领地三分之一左右的区域,三分之二左右仍然是我们的,这就是敌人的大失败,中国的大胜利。那时,整个敌人占领地将分为三种地区:第一种是敌人的根据地,第二种是游击战争的根据地,第三种是双方争夺的游击区。”
也就是说,游击战的战略目标是在不断压缩日军的治安良好区,扩大游击区和根据地。日本治安良好区缩小一点,其攫取物资和人力支持治安战战的能力就缩小一点。八路军武工队拔掉甚至逼的日军撤出一个炮楼,这一大片中国的资源就不属日本管而归八路军管。甚至一个“村长”变成白皮红心儿,日军力量就消耗一点。而数十万八路军和民兵天天干点这事儿。日军撤出一个县城,八路军就光复一个县城。在日本投降前,大部分失地是这样被光复的。
1938年秋,日军占领了华北400多个县城,即这400多个县基本没有八路军根据地,只有少量游击区。日本军部肯定也读过《论持久战》,很清楚华北治安战的意义。1938-1942年的5年中,日军组织的千人以上的扫荡共152次,万人以上的大扫荡共27次;每名日本兵平均21天就要参加一次较大规模的扫荡。1942年扫荡最为频繁,每名日本兵平均每半个月要参加一次。著名的五一大扫荡就在这一年。
根据日本编纂的《华北治安》统计,1941年日本治安区一半,游击区和八路军根据地占一半。扫荡了几年,1944年秋,这400多个县中治安良好区只剩7个县,三分之二的县属于游击区,近三分之一的县已经没有日军,成为抗日民族政府控制的八路军根据地,也就是晋冀鲁豫三分之一国土已经光复。日军能够有效攫取资源的地方只剩下京津唐3市加7个县,已经不足以支撑华北20多万驻军的消耗。
上个月贫道看了6集纪录片《晋察冀边区》,觉得聂荣臻在晋察冀边区的抗战真正体现了毛泽东的抗日游击战战略思想,不负毛泽东称赞的“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称号。
1937年10月,八路军总部撤离五台山,115师主力调到晋西南,留副师长聂荣臻开发经营包括山西、河北、察哈尔、热河、辽宁等五省之各一部,面积40万平方公里,人口2500万,108个县治的晋察冀根据地。毛主席给了他(聂是洛川会议支持完全赞同毛主张的三人之一)多少兵呢?由于115师主力调到晋西南,只有有杨成武的独立团,一个骑兵营和两个连,加上军政干部不过2000人!抗战八年,模范边区打过什么著名战役吗?不多,有点名的战斗还是抗战初期。1938年在灵丘伏击战击毙日酋旅团长常岗少将,1939年黄土岭反扫荡占击毙了日酋阿部规秀少将。晋察冀边区的八路只打两种仗,一是“反扫荡”,二是“破袭战”(包括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别说运动战,1941年日军大扫荡后,边区正规军已经很少集中,尤其平原地区,全部化整为零成了“武工队”(武工队战法就是晋察冀发明的)。将领除了杨成武吕正操外,还真数不出来几个“名将”来。狼牙山五壮士,放牛娃王小二,地道战,雁翎队,回民支队等故事大家耳熟能详,但边区如何“消灭敌人”的故事,远没有如何“保存自己”的故事多!可翻翻《抗日游击……战略问题》一文,从头到尾讲的作战原则都是围绕这两句话展开:消灭敌人,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是为了保卫自己,保卫自己是为了消灭敌人;只有……
模范边区八路军和民兵7年打了3万多场战斗(大部分是应战),歼灭日伪军30多万人(平均每战10人)。这些数并不体现“积小胜为大胜”,边区的“大胜”体现在敌我双方战争主动权的转换。1945年日本投降前,边区正规军从7年前的2000人扩大到32万人,民兵达到90万人,而边区内日军只剩5万余人。边区近一半县城已经被解放由边区政府管辖,5万余日军主要龟缩在平津唐张家口等几个城市里和沿铁路线的几个县城里。晋察冀边区“游而不击”却解放了一半被占国土,夺取了战争主动权,离把日本赶回老家越来越近。
对比一下才会知道晋察冀边区“游而不击”的作战有什么意义:1944年豫湘桂战役,国军损兵50-60万,丢掉3个省会146个县,日军铁蹄下增加6000余万同胞。同年晋察冀边区军民通过4000余次战斗,歼灭日伪军4.5万余人,攻克和逼退据点、碉堡1775个,攻克县城32座,解放人口758万。
连拔个据点也值得吹?
外行话!一个据点碉堡控制几十个村,端掉逼退一个据点解放数千民众,这才叫“集小胜”!(端掉据点1775解放群众758万,每个折合4270人)
贫道甚至认为,假如晋察冀边区44年有5000兵力的三个美械团的装备,北京不说了,张家口在日本投降前一定是边区政府的了。
《中国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的真正价值在于这两本书为要求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摆脱殖民统治的亚非拉人民提供了一套实用的军事战略和战术理论。让被压迫民族注意到,实现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并不一定要把武装力量发展到足以在正规战中消灭侵略军的水平。只要坚持不懈,前仆后继地战斗,让占领军的统治严重混乱,投入越来越大于攫取(包括政治),越镇压越不得人心,越丧失到道义,最终就不得不滚回去。
二战后,随着殖民主义在道义上逐渐占下风,亚洲尤其非洲大批殖民地先后独立。这些实现独立的国家中,通过把武装力量发展到用正规战打赢侵略者的大概只有北越的奠边府战役。越共在南越没打赢一场会战美国就撤军了,二战后印度尼西亚人民与荷兰殖民者不间断打了4年,每场正规战都惨败,照样在1950年实现独立。老挝从法国殖民地的独立过程也近似。非洲四十几个殖民地的独立更不用说。一直到今天,无论伊拉克还是阿富汗的的反抗军,早就没打算与美军在战场上见个高低。连游击战都不用,只管不断骚扰,照一百年骚扰。美军早就受不了(目前美军在阿富汗一年花费300多亿美元),哭着闹着要与塔利班谈判。但这群光脚汉还上了劲儿了,连美军要求个“胜利撤军”的面子都不给!——都因《论持久战》打开了潘多拉盒子!
一个弱国如何打败侵略者,一个被压迫民族怎么赶走外来压迫者,一个被压迫阶级如何推翻压迫阶级,这方面的军事理论,孙子没研究过,克劳塞维茨不懂,毛主席在国内与政府军打游击战打得星星之火要燎原,三年解放战争完全用野战消灭八百万国军。虽然没能用游击战赶走日本人,但指导了越南等国家赶走了侵略者。与世界第一军事强国美国打正规战没输一阵,把美军从鸭绿江边赶到三八线。
毛主席是穷人打败老财,弱者打败强者军事理论的奠基人,没有第二个。
看了《八佰》让贫道写了这么多,也算管导有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