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穆臻||要不要毛泽东政治建军思想?——《战友之歌》和《当那一天来临》的对比

铁穆臻||要不要毛泽东政治建军思想?——《战友之歌》和《当那一天来临》的对比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序言:

  姚有志将军精准指出:“此前的中外兵学,主要展开于作战领域,涉及到治军领域,却基本没有讲建军的。而毛泽东军事科学中最精彩的部分恰恰是建军。毛泽东的建军之道是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创造和发展。其顶层设计是政治建军、凝聚信仰和铸魂强魄。”(姚有志:《毛泽东军事科学是中华民族先进兵学文化和智慧的创造性升华》)毛泽东政治建军思想在中外军事思想史上具有绝无仅有的划时代意义。在这一精彩、光辉的建军思想指引下,中国人民解放军信仰坚定、作风优良。

  但是,自从八十年代资产阶级自由化错误思想开始产生并逐步泛滥以来,毛主席遭到了丑化,毛泽东政治建军思想也遭到了严重的淡化。从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还没有太严重泛滥的1978年刘苗鑫、杜奇创作的一首军旅歌曲《战友之歌》和最近我们听到的很火的一首军旅歌曲《当那一天来临》的对比之中,我们就能看出毛泽东政治建军思想遭到的淡化,并认清恢复和强化以毛泽东政治建军思想对全军的政治教育的极端重要性。

  一、两首歌主要内容的对比

  《战友之歌》主要歌词如下:“战友战友亲如兄弟”“革命把我们召唤在一起”“我们都是人民的子弟,战友,战友,这亲切的称呼,这崇高的友谊,把我们结成一个钢铁集体”“战友,战友,目标一致,革命把我们团结在一起”“为祖国的荣誉,为人民的利益,我们要并肩战斗夺取胜利”(刘苗鑫、杜奇:《战友之歌》)。通过这首歌,我们可以看到:第一,战友之所以是战友,之所以是亲切的称呼,之所以亲如兄弟,是因为都为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服务、都是人民的子弟兵、都具有同样的为人民服务的目标;第二,战友们团结一致、在战斗中夺取的胜利,是为了人民利益的胜利,为了人民的祖国利益的胜利,而不是别的“胜利”。

  《当那一天来临》主要歌词如下:“准备好了吗,士兵兄弟们,当那一天真的来临;放心吧祖国,放心吧亲人,为了胜利我要勇敢前进”“年轻士兵渴望建立功勋”(《当那一天来临》)通过这首歌,我们可以看到:第一,对于战士们的称呼不再是“战友”,而改成了“士兵”,“革命”找不到了、“人民”找不到了、战士们铁板一块的“团结”也找不到了;第二,我们不仅看不到“士兵”们渴望为人民、为革命而夺取胜利,却能看到士兵们“渴望建立功勋”的功利主义;第三,我们看到了“祖国”,却看不到“人民的祖国”,只能看到“亲人”。

  下面我对两首歌的根本区别进行具体分析。

  二、两首歌的第一个根本区别:为了革命、为了人民团结一致的战友和看不到“革命”、看不到“人民”也看不到“团结”的士兵

  两首歌之中,“战友”和“士兵”是有根本区别的。

  士兵就是士兵。共产党的士兵和国民党的士兵都是士兵,但是共产党的士兵之间是战友关系,共产党的士兵和国民党的士兵则是阶级对立的关系。《当那一天来临》用“士兵”取代“战友”,显然是不合适的。正如《战友之歌》所言,战友,都是为革命服务的、为人民服务的、在革命大旗下团结一致的。士兵很多,但是符合这三个条件的才是战友。

  毛主席教导我们,第一,“中国的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无产阶级的战士们彼此是真正的战友,而不是和其他资产阶级军队无异的“士兵”;第二,“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的宗旨。”(《毛泽东选集(第三卷)》:《论联合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战士们彼此是真正的战友,而不是其他为剥削阶级服务的“士兵”;第三,“在内部——官兵之间,上下级之间,军事工作、政治工作和后勤工作之间……都是团结一致的。一切妨害团结的现象,都在必须克服之列”(《毛泽东选集(第三卷)》:《论联合政府》)团结在革命的队伍里的共产主义战士们彼此是真正的战友,他们与其他一切妄图侵犯人民利益的反动的帝国主义、资本主义、法西斯主义士兵是势不两立的敌人。

  资产阶级军事家拿破仑叫法国军队“士兵们”,帝国主义军事家麦克阿瑟叫美国军队“小伙子们”,买办资产阶级军事家蒋介石叫国民党军队“健儿”、“国军弟兄”,而世界上最伟大的军事家、人民军队统帅毛主席称中共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为“同志们”、“战友们”。从他们对战士们的称呼上的不同,就足以见他们阶级立场的根本不同。所以,《当那一天来临》用“士兵”形容毛主席亲手缔造的解放军战士、对“革命”只字不提、对“人民”只字不提、对革命的大团结只字不提,是很不合适的。

  三、两首歌的第二个根本区别——为人民夺取的胜利,还是为了个人和亲人而“建立功勋”?

  两首歌词中,“为人民利益夺取胜利”和“士兵渴望建立功勋”是根本不同的。《战友之歌》中,我们看到的是为了祖国的荣誉和人民利益而夺取胜利的战友;《当那一天来临》中,我们看到的是“士兵渴望建立功勋”、看到的是祖国和亲人,却看不到人民。笔者围绕“夺取胜利”一个“纲”和“功勋”、“祖国”、“亲人”三个“目”来分析《当那一天来临》的问题。

  首先,士兵个人“为了建立功勋”而夺取胜利,不符合解放军的宗旨。中国人民解放军渴望的不是个人“建立功勋”,而是人民的幸福。明朝军事家戚继光还知道“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解放军怎能仅仅是“渴望建立功勋”呢?“奖励耕战,封官进爵”是战国政治家商鞅刺激秦国军民的办法。《当那一天来临》说士兵“渴望建立功勋”而不是“渴望为人民服务”,难道想学地主阶级代表商鞅搞“物质刺激”?

  其次,为了“祖国”而夺取胜利,体现不出解放军和其他阶级的军队的根本区别。蒋介石也讲“祖国”。但是,蒋介石讲的是剥削阶级统治的“祖国”。国民党军队并没有为人民服务,而是为蒋家王朝服务。中国人民军队是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军队,只为人民的祖国夺取战斗的胜利,不为蒋家王朝的“祖国”夺取战斗的胜利。所以,抗日战争时期,毛主席讲:“我们党的七大应该决定一条什么路线呢?一条什么政治路线呢?怎么样决定才好呢?我们想,应该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毛泽东文集(第三卷)》:《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口头政治报告》)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只能是为了壮大人民的力量而奋斗、为了解放全国人民而夺取胜利。《当那一天来临》抽象的讲“胜利”而不讲人民的胜利、抽象的讲“祖国”而不讲人民的祖国,是不合适的。

  还有,为了“亲人”夺取胜利,也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是无私的军队,是为人民而不是单纯为个人、亲人利益而战斗的军队。主席讲:“红军的打仗,不是单纯地为了打仗而打仗,而是为了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并帮助群众建设革命政权才去打仗的,离了对群众的宣传、组织、武装和建设革命政权等项目标,就是失去了打仗的意义,也就是失去了红军存在的意义。”(《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脱离了对群众的解放、服务、帮助,人民军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当那一天来临》对人民只字不提,却提到了“亲人”,这难道是想教育士兵们都成为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者吗?

  还是《战友之歌》好——战友们共同为了人民的利益才愿意去夺取战斗的胜利!

  小结:

  综上所述,笔者仔细对比分析了《战友之歌》和《当那一天来临》的根本区别。毫不夸张地说,《战友之歌》体现的是无产阶级性质的、为人民服务的毛泽东政治建军思想,而《当那一天来临》体现了脱离群众的、以个人建功立业和保护亲人利益为己任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思想。十一年前,姚有志将军撰写的、经过李际均将军认真审读、修改与校正的《军队改革应着力解决的五个战略性问题》指出:“正视我军对毛泽东军事思想渐行渐远、若即若离的现实,切实通过改革恢复和弘扬‘毛泽东的旗帜高高飘扬’的军歌精神。”(姚有志:《深切怀念领进战略研究殿堂的恩师——李际均首长》)今天,姚有志将军和已经离开我们的李际均将军指出的问题仍然存在,《当那一天来临》的歌词就是对毛泽东军事思想渐行渐远、若即若离的典型代表。

  习近平同志讲:“毛泽东同志亲手缔造的人民军队,成为忠诚于党、忠实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力量,成为完全彻底为中国人民奋斗的子弟兵,是保证国家独立、人民幸福、国防巩固的坚强柱石。”(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今天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应该不负毛主席的缔造之恩、不负习近平同志寄予的巨大希望,全面恢复和发扬毛泽东政治建军思想,让毛泽东的旗帜在这一世界上规模最大、装备最强的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真正高高飘扬!



www.haizi.name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