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经济带来的是共同贫穷还是共同富裕?
![集体经济带来的是共同贫穷还是共同富裕?](/images/thumbnails/ifa/image_ifa_198046.png)
刚才在今日头条上看到【文拙457】(2025-02-02 11:32)的观点:“当今社会,存在几个人民公社,这不要仅看"公社"二字,应看他的所有制是集体经济体制还是分田到户的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体制。”
另外,这位作者还谈到“这些村有的叫村,有的叫小队,有的叫公社,有的叫大队,不论叫什么,他们的经济发展的模式`都是集体经济模式或者叫公有制。集体经济的主要表现是孩子上学免费,医疗卫生免费,住房免费,就是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就医不愁,孩子上学无忧,住有所居,人人有工作,有稳定的收入,生活幸福,精神愉快,人人都为集体经济做贡献。”
作者给我们说明了一个不可忽略的基本事实:那就是公有制的农村集体经济带来的是共同富裕。
在这里,涉及到了什么是集体经济?涉及到了集体经济对老百姓作用。
当我们说到集体经济时,它是指以劳动者为主体的、实现按劳分配的劳权公有制模式。这种集体经济有三个要点:
第一,这种集体经济是以土地和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这个劳动集体的成员具有双重身份,即既是土地和生产资料的公共所有者,又是劳动者。作为生产资料的公共所有者,每个人都可以利用公有的土地和生产资料,通过劳动来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另一方面,由于公有制本身也消除了大家在资产所有方面的差别,因此,这种集体经济的成员之间的关系不是产权关系,而是劳权关系。也就是说,大家的差别不是通过资产所有方面体现出来(因为在公有制面前,大家没有差别),而是通过劳动所有方面体现出来。因此,这里的集体经济本质上是一个劳动结合体。
第二,集体经济是劳动者联合起来,利用公共的土地和生产资料进行生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之前,欧洲的农民也是利用公有资产进行个体生产的,但这种经济不能称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因为它是原始的个体生产方式,而不是社会化的生产方式。因此,集体生产方式与个体生产方式的区别,社会化生产与原始的个体生产方式的区别是集体经济第二个要点。
第三,集体经济的生产成果,由全部集体成员按照劳动投入的差别进行分配,即每个人的收入与集体生产状况直接相联系。个人收入不仅决定于个人投入劳动量的状况,同时也决定集体生产状况,决定于市场变化状况。这是集体经济的第三个要点。
简单地说,社会主义的集体经济,就是“人人是主体,劳动合作为基础,按业绩付酬”,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
集体经济满足劳动者利益要求,是通过个人的按劳分配收入,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两个途径来满足的,它具有共同富裕的特征。
1,在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条件下,劳动者的个人收益主要决定于个人劳动投入状况。多劳多得,按劳分配,在劳动面前人人平等。
2,在集体经济条件下,劳动者除了个人的按劳分配收入之外,还有通过公共需要项目扣除而用于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方面。“这些村有的叫村,有的叫小队,有的叫公社,有的叫大队,不论叫什么,他们的经济发展的模式`都是集体经济模式或者叫公有制。集体经济的主要表现是孩子上学免费,医疗卫生免费,住房免费,就是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就医不愁,孩子上学无忧,住有所居,人人有工作,有稳定的收入,生活幸福,精神愉快,人人都为集体经济做贡献。”在改革前的人民公社,充分发挥了公有的土地和生产资料具体整体性的优势,很快在农村实现了生活、生产的电力化,卫生医疗的普及和中小学教学的农村普及,为农民的养老、教育、医疗提供了低价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而华西、周家庄、南街村等集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使集体经济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向住房、子女教育、家用电器、婚丧费用等农民生活的主要开支方面延伸,囊括了农民生活的主要方面。
3,推行集体经济的结果必然是共同富裕。在集体经济采用按劳分配的情况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不仅个人收入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而不断提高,而且满足公共需要的部分也以同一节奏同步增加。而这满足公共需要部分的增加,会进一步丰富和扩展满足劳动者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方面的需要。而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发展,客观上使集体经济的成员走向共同富裕。譬如在目前条件下,当集体经济的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覆盖了农村在住房、教育、医疗和婚丧等方面的问题,事实上也就实现了真正的共同富裕。
事实上,公有制的集体经济,不仅在理论上是无比优越的经济模式,而且在实践上也是无比优越的经济模式。
有一种说法,认为公有制导致的是共同贫穷,认为人民公社是导致农民贫困的原因。
但是,既然人民公社导致了共同贫穷,为什么生产队时期那样的生产力水平,社员一对夫妇两个劳动力,可以养活一个七、八口之家,可以负担三、五个孩子到成家立业呢?现在富裕了,发达了,但为什么夫妇两个在企业打工,生养一个孩子还勉强,生养两个孩子那就力不从心了呢?
在感觉上,现在似乎生活条件比过去好多了,吃穿用度,比过去丰富多了;但是要论老百姓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人民公社的生产队社员,比今天穷吗?人民公社的社员夫妇两个仅仅靠务农,就可以使自己一家变成二、三家;而现在呢?夫妇两个在厂里打工,却只能勉强生养一个孩子。许多家庭在二、三十年之后都会消失。
夫妇两个劳动力生养四、五个孩子,表现出来的“穷”是老百姓处于发展状态的“穷”;而夫妇两个劳动力供养一个孩子,还要父母帮忙,表现出来的“富”,只是生存状态的“富”,这里的穷与富的性质完全不一样。一个光棍没有负担,吃好穿好,生活富足,但他只是活着,没有未来;一个子女成群的家庭需要精打细算,计划安排,生活相对贫乏,但却富有未来!
吃光用光,走向灭亡,不叫富裕;承上启下,走向兴旺,不是贫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