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学派

中观学派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中观学派是印度大乘佛教主要派别之一。中国传统称为空宗。因宣扬龙树的中道而得名。中观理论最早的阐述者和奠基人是2~3世纪的龙树和他的弟子提婆。但作为一个学派,则出现于6世纪的大乘佛教末期。
 
 
中文名
中观学派
类    型
大乘佛教

理论基础

中观理论基于佛,佛正确认知法界。

派别分立

中观学派 中观学派
6世纪佛护作《中论注》,清辨作《般若灯论释》,与当时流行的另一种思潮唯识论开展了“空有之争”后,大乘佛教才开始分出中观派和瑜伽行派。佛护和清辨虽然都标榜弘扬龙树、提婆的中观,但他们对空性的认识和论证方法都各自不同。因之中观派分成应成派(归谬论证派)和自续派(独立论证派)两派。
应成派的佛护继承龙树、提婆破而不立的传统,认为龙树的空“是遮非表”。所谓“是遮”,指从各个方面指摘论敌所说的矛盾性,证明其不能成立,从而否定一切实有自性。“非表”是不提出自己正面的、积极的主张,不肯定任何规定性的存在。在他们看来,不但对空有,而且对空的认识本身也要加以排除(“非唯空有,亦复空空”)。但自续派的清辨等持相反的意见,认为对空性要用因明的推论形式(比量)积极地加以表述,空不是意味着否定一切,而是修持者在禅思中能够达到的一种最高境界。
应成派的后继者有月称和寂天。他们进一步发挥了佛护的“以破显空”的思想。此派至11世纪初在印度中断。但经阿底峡传入西藏,复经宗喀巴的提倡。在藏地继续得到发展。自续派的后继者有难誓、室利笈多、阇那迦波、寂护、莲花戒、解脱军和师子贤等。公元7~8世纪以后,随着密教的传播,大乘两个学派开始融合,形成中观瑜伽行派。寂护是这个学派的创建者,著有《摄真实》等。他坚持自续派的独立论证路线,并受到法称因明学中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影响,认为外界的一切存在虽然都是识的流转和显现,但从终极意义(胜义)上看则不过是“寂灭戏论”或“毕竟空”。莲花戒对寂护的《摄真实》作了细注,著有《修习次序》,进一步把唯识学说引入中观派中去,提出了“无相唯识说”。师子贤著有《八千颂般若解说·现观庄严明》,用般若思想贯通了中观和瑜伽两派理论。他们的思想传入藏地后对显教的各派有重要影响。

发展传播

中观学派 中观学派
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的《百论》在5世纪经鸠摩罗什传译后,在中国汉族地区形成了三论宗,其著名的代表有僧肇、僧诠、法朗、吉藏等。另外,龙树的中观学说也是中国天台宗、华严宗和禅宗的立论依据。吉藏的弟子慧灌把三论宗传至朝鲜、日本,在日本奈良时期一度很流行。(黄心川,转引自《中国大百科全书》)
说到中观派,就不能不提到龙树,他是中观学派的创立者,这是汉藏两地公认的。
据《百论序疏》,说他生于佛灭度后五百三十年,在公元二世纪左右。龙树生来天聪奇悟,事不再告,孩童时代就能背诵四韦陀典,稍长尽知世间一切学问,认为不过如此,便纵情欲乐,遂遭困苦,因悟欲为苦本。乃往僧团出家学佛,九十日中,读尽《阿含》等三藏教典。后北游至大雪山深处,遇一老比丘授以摩诃衍经,读诵受持,甚大欢喜,犹未满足,广事寻求,亦未有所得,有大龙菩萨,见其如此,起同情心,便接入龙宫,开七宝藏,以方等深经与之,任其阅读,通练甚多,其心深入体得实利,证无生忍,二忍具足。后出龙宫,得诸经一箱。
于是龙树菩萨,造《中观论颂》等论,遍破小乘各部偏见,直显大乘一实相印,总摄大小乘教义,统一于中观法门。自此以后,大乘佛教,如日丽中天,大显于世。龙树游遍天竺各国,寻访摩诃衍经,外破异道,内攘小乘,所向披靡,无有敢与抗言者。以后回到南天憍萨罗国,得到引正王的信奉,广著诸论,专事弘扬,时有千部论主之称。晚年又去憍萨罗国东南,吉祥山居住多年。有一小乘法师,见龙树高明,常怀嫉忿。菩萨所作已办,将离却此土,问法师言:汝愿我久住世否?小乘师言:我实不愿。龙树闻言,遂退入闲室,经日不出,弟子开门视之,已蝉蜕而去。
龙树一生,著作颇丰,著有《中观论》、《十二门论》、《七十空性论》、《六十如理论》、《回诤论》、《大智度论》、《十住毗婆沙论》和《菩提资粮论》等。
他所创立的学派因龙树菩萨的《中观论颂》而得名“中观”,《中观论颂》简称《中论》,是中观学派最根本的抉择深理的论典之一。《中论》从缘起性空入手,以“一切法空”为了义,遍破迷执,这也是中观学派的根本思想:
(中论 观四谛品)
以有空义故 一切法得成
若无空义者 一切则不成
众因缘生法 我说即是空
亦为是假名 亦是中道义
未曾有一法 不从因缘生
是故一切法 无不是空者
中观思想,就是一切法空,无有实法,只有假名。这就是“真空俗有”。这个学派认为:一切的有无、生灭、来去仅仅是在俗谛假名上成立,而究其根本,一切法了无自性,更说不上什么有无、生灭、来去的种种分别。所以《中论》开篇直标八不:
不生亦不灭 不常亦不断
不一亦不异 不来亦不出
能说是因缘 善灭诸戏论
我稽首礼佛 诸说中第一
继承中观思想的,就是提婆菩萨(公元一七〇 -二七〇 年),他是龙树菩萨的学生,斯里兰卡人,与龙树菩萨一同宏扬中观思想。其重要的论著《百论》,以「破而不立」的立场,破除众生的爱染与执见。另有传为提婆所撰之中观核心之《百字论》然其汉译不佳。

重要书籍

龙树:《中观论》(汉译本并有青目之疏)、《十二门论》、《七十空性论》、《六十如理论》、《回诤论》、《大智度论》、《十住毗婆沙论》和《菩提资粮论》
提婆:《百论》、《百字论》
佛护:《中论注》
清辩:《中观心论》、《大乘掌珍论》
月称:《入中论》、《五蕴论》、《明句论》
以及归入龙树名下的《无畏论》

相关理论

中观学派是以龙树大师的《中论》为基础,并致力于宣扬空观的学派。它认为由世俗之名言概念所获得之认识,皆属于戏论的范畴,称之为俗谛;唯有依照佛理而直觉现观,摈弃一切错觉和妄执,方能证得诸法的真实相,是为真谛。从俗谛而言,是因缘所生法,一切皆有;由真谛而言,一切皆无自性,属毕竟空。然而,世俗有离不开毕竟空,毕竟空离不开世俗有。世俗有即毕竟空,有即空,空即有,真俗二而不二,不著有无二边,是为中观。以空观思想为理论基础,分析运动、变化的诸多要素,以及这些要素之间的相因相待、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以明无所得正观,称为中观学派的运动观。
中观的空与绝对
中观学派的「空性」是由否定经验实体而显现的,可以把它解说为「缘起」、在哲学上的名称是「绝对」。而对于「空性」修行的达成,是可藉由瑜伽修行的经验来体证的。
吾人若依龙树「中观」第二十四品第九颂:「若人不能知,分别于二谛;则于深佛法,不知真实义」。应成学派(即月称论师此系的中观思想)则高谈为「第一义系世俗之绝对否定」(Absolutenegation);而所谓「绝对否定」意指未具反命题(Counterthesis)的否定。总之,中观辩证法是「思惟分别」的否定,亦是「绝对」的直觉证悟的智慧(空慧);而就勘破烦恼而言,「绝对」它即是涅盘(空)的解脱。
综和言之中观学派认为,唯有超越了世俗世界(透过名言所理解的世界),才有绝对的世界。假如绝对能够显现人间,那要在开悟的佛陀才可能。佛陀是得到了与吾人日常的言语活动所不同的智慧而体会了绝对的。然而,为了要成佛,人们是要依照阶次来实行瑜伽等宗教实践,才能达成的。这也是月称在《入中论》,他描述修行人依修道的阶梯,以近于佛陀境界的情形,并强调着宗教实践的重要性。
中观学派的神秘经验
中观学派的「神秘经验」不同于一般宗教,或通灵者,想象鬼、神,而冥思做为目标、对象的体验,是有极端的不同。中观的「神秘经验」是不平常的,即是,对于前面已提到的「空性、绝对」的特性,绝对没有「存在」、「不存在」;「有」、「无」等的相对性观念参杂着。因现实的世界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差别现象界,是主客观对立的二元世界。有了对立,便有烦恼与迷妄。所以藉瑜伽的实践,可以转变成一元的世界时,自己和世界就清净起来,这就是「心净则国土净」的境界。所以,唯有借着解、行并重的修行,才能达到此无来、无去的「空性」、「涅盘」境地。
中观学派的运动观
中观学派关于运动、变化的论述极为广博,其中尤以龙树大师的《中论》中第二品《观去来品》最有系统。其以“去来”解释宇宙万物的运动和变化,对运动的属性和缘起性,以及运动与静止的关系等,进行了全面的深入研究。虽然它是两千年前的古老学说,而与当今的现代运动理念相比较,也毫不逊色。因而,我以《中论观去来品》为中心,来阐释中观学派的运动观。
中观学派运用缘起性空的理念,针对一切妄执,给予无情的批驳,可谓破而不立(即否定性的思维模式)。本文拟从俗有的角度,对中观学派的运动观作陈述式的阐发,通过对运动的分析,进而认为“法”本为众生迷情而设施(设施假),有一定针对性,如应病予药,故以目的论来阐释中观学派的运动观。
《观去来品》是龙树大师的《中论》的第二品。因为它有破邪显正的功用,所以又叫《破去来品》。所谓去来,即宇宙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一种相状,是八种倒见的末二位。所谓八倒,即生灭、常断、一异、来去。我人因执迷于世间表相的幻境中,认虚为实,认假成真,以错误的主观我见,把宇宙万物强行划分为二元的世界。这八种倒见只是相对世界观的大致,它代表着一切相待和矛盾的认识观,故中论列出大概,一一破除它。
本品可分为三门:一、三时门。二、同异门。三、定不定门。三时门中,又有以时间分类的观去、观发、观住三门。去,是运动的具体过程;发,是从静到动的那一刹那,或最原初的运动;住,便是与运动相对的静止。发是由静极而动,去是即静之动,住是由动而静。三者互为因果,动静相待,由动而静,由静而动,动静无碍,即是不违性空的无常。同异门是论述运动诸缘的协调统一与差别的,如去者、去法、去处等的区别与它们的辩证关系。定不定门破执定执有,对运动诸要素的谁为第一性、谁为决定的存在、谁为非决定的存在、或亦定亦不定的存在等论调,都给予了严厉的破斥。因此,若定要执动或执静,乃至去者、去法、去处等,都不是无所得中道正观的见解,从而一一予以否定。甚而包括不定的相对主义,以及对“什么都要破”等的执著,都在破除之例了。
中观学派的运动观,通过对运动的剖析,以及对运动诸要素的区别与统一的辩解,对运动要素谁为第一性的分析,和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等论题的讨论,得出了运动的普遍联系规律。指出运动诸缘是对立统一的,是没有自性的,是空无所有的。并以这种缘生的运动观,去除人们心中深沉的关于动静等妄想与执著,以使人们更深入地认识宇宙的本体,达到认知我人的本来面目——觉性的目的,以启迪人生智慧,趣向不二法门,成就人生之终极价值。
中观学派的运动观对动的破斥,并不是为否定而否定,而是为了破除我们心中的错误见解——对法的妄执,为了说明宇宙万物运动变化的真相,为了让人们在无常的变迁中,把握生命的当下时光,从因地上下手,去发掘有情界的生命潜能,使之现实化,完成圆满无暇的人格或崇高的道德品质。
中观学派的这种普遍联系律的运动观,现代物理学已证实了它的正确性。1905年爱因斯坦建立了狭义相对论,从理论上揭示了宇宙的相对性,发现了时间间隔和空间距离均与观察者的运动速度有关,从而得到了有关时间和物质运动不可分离性的数学表述。德国数学家闵可夫斯基发展了相对论的数学理论,他引入虚坐标u=ict,代替通常的时间t,使时间坐标与空间坐标在洛伦兹群中形式上完全等价。这就从数学上严格地表达了空间、时间的可区分而又不可分割的性质。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