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顶刊《Science》发文,中国诚信40国中排名垫底?

国际顶刊《Science》发文,中国诚信40国中排名垫底?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不久之前,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发表了一篇文章《Civic honesty around the globe》,主旨在于讨论世界各地公民的诚信问题。

在这篇报告中,研究人员在全球40个国家的355个城市进行实地研究,他们在公立和私人机构交付了17,303个“捡到的”钱包,并且统计有多少人通过预留的联系方式反馈给研究人员的邮箱。

在实验中所选定的交付机构有五类:1、银行;2、剧院,博物馆或其他文化场所;3、邮局;4、酒店;5、警察局,法院或其他公职单位。

在实验中所选用的钱包有三种:1、三张相同的名片,一份购物清单和一把钥匙。名片信息包括虚构的普通男性姓名和预留的电子邮件地址(以上信息均为当地语言);2、在前一种的基础上附加与13.45美元等购买力的当地货币(我国是49块钱);3、在英、美、波兰三国额外提供一种94.15美元等购买力的大额钱包。

实验统计结果依据的是100天内预留信箱是否收到反馈。当文章发布之后,很快就有人发现,在这个实验中我国的评价最低。而根据实验设计,这就是明示着在这个研究中,我国公民的诚信评价最低。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我觉得未必,咱们从整个实验流程着手,分析一下。

1、选取的诚信检测方式是失物招领。作为在中美两国的失物招领处都打杂过的人表示,我国失物招领和某些国家不一样。

我以前在平山县附近某纪念馆打杂,那边的失物招领流程是收到失物之后存储起来,整个失物招领处就是一个大仓库。除非是特别贵重的东西,否则就是存在那里直到有人来认领。而且我也说实话,49块钱、1把钥匙,连张身份证都没有,失物招领处也懒得找失主,找到人家没准儿都懒得回来拿,特别是像我们那种地方来回车费都要几十块,况且上班时间玩电脑或者玩手机被领导发现要扣工资。

要是酒店前台那就更不得了了,我在酒店丢了那么多次东西,大部分都能在酒店前台找到,但要是说主动联系我,那是一次都没有(可能因为我不是VIP)。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留的是电子邮件地址,我国很多场所的工作人员不一定会发,也不一定愿意发邮件。哪怕留个电话都比电子邮箱效率高。

但是美国这边就轻松多了,我以前在某艺术中心打杂,一天能来几样东西就不错了,一整天就解决这么几个问题,我能解决出花样来。不要讲发邮件,我每封邮件还能附上一首小诗。比这个更忙的地方肯定也有,但总的来说,大体上我国的工作人员要忙上不少。

2、交付“失物”的对象是工作人员。依照他们的处理方式来判断公民诚信,这个选取对象就有问题。

这是统计学上非常忌讳的问题,选取对象和研究对象有偏差。研究公民的诚信,却只选取以上五类机构的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得出的结果并不是所谓公民诚信,而是服务人员的业务水平。

3、从实验数据上,这个结果实际上已经与所谓诚信研究课题不符。

首先,它的统计方式实际上是主动联系失主,不讲是怎么联系。其次,根据他们的实验结果,有钱的钱包比没钱的钱包的联系更多,大额的钱包比小额的钱包联系更多。那么,这个数据反映的就不是诚信,而是这个价值的钱包是否值得联系失主的博弈问题。(这个问题在文章中有部分提及)

综上所述,我认为这篇《Science》在研究方法上的瑕疵比较大,对于我国的基础情况并不适用,至于研究结果中的中国公民诚信水平问题,我认为缺乏可靠的研究基础。对于这种从实验设计角度就不算严谨的报告能够登上国际顶级期刊,我表示很失望。审稿的估计没有正常中国人,不然这种论文得打回去重做。

这篇报告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连它都能发在顶级期刊上,那么整个学术领域又有多少这种偏颇的“科学”研究大行其道?又会被多少别有用心的人拿来攻击我们呢?

Attachments:
FileDescriptionFile size
Download this file (science.aau8712.full.pdf)science.aau8712.full.pdf 921 kB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