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海|“阶级斗争熄灭论”是错误

在一些人眼里,阶级斗争就等同于文化大革命,这种认知极其荒谬,是唯心的,是用主观的、片面的、静止的眼光看问题。
为什么说是主观呢?
内心希望安稳,希望保持自己的利益,内心讨厌那场运动,而那场运动人们经常说阶级斗争,于是出于私心或者无知,对那段历史“宜粗不宜细”,从个人主观出发,极其否定与那场运动有关而不利于自己的口号、思想和人物。
为什么说是片面呢?
他们认为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阶级斗争,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压迫不是阶级斗争;他们认为激烈的斗争才叫阶级斗争,隐性的与缓和而漫长的压迫不叫阶级斗争;甚至他们只认为像那几年的运动才叫阶级斗争,不知道阶级斗争的形式是多样化。只要所占生产资料的不同,就会存在着阶级。存在压迫和反抗,就存在着阶级斗争。如果社会存在对劳动成果剥削,存在对人格尊严压迫,那就是赤裸裸的阶级斗争。对劳动成果的剥削会产生贫富差距,而对人格尊严的压迫表现在:主导的经济基础可以塑造出扭曲的价值观和社会风气,让普通人和官员及有钱人在人格上不平等。
为什么说是静止呢?
七八年出现逆向操作,当年的说法是因为之前过于强调生产关系,生产力匹配不了生产关系,所以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让先富带后富,最后达到共同富裕。”可近半个世纪过去,一批当年喊着解放思想的人出现了思维定势,认知还停留在八十年代,看不到现在出现贫富差距,对生产关系的问题视而不见,当有人提一提就给对方扣上文革余孽的帽子,骂别人思想落后,骂破坏营商环境,他们不知自己恰恰需要在解放思想下再解放。
我们要正视阶级和阶级矛盾的存在,要清醒地认识到“阶级斗争熄灭论”是错误的。
对敌人,更要懂得如何搞阶级斗争!
按照伟人的方法,主要有四个步骤:阶级矛盾,阶级分析,阶级团结,阶级斗争。
也就是:确定使命,分清敌友,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孤立少数,各个击破!
一、阶级矛盾(确定使命)。
清末出现一系列失败和妥协的事,中华儿女受尽屈辱,一部分觉醒的知识分子勇敢地站出来呐喊,但没有找到真正的使命。
清政府的使命是搞“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最后无疑是失败了。
义和团的使命是搞“灭洋运动”,只看到列强的欺压,看不到封建的腐朽,也失败。
太平天国看清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反了清政府,但不主动反列强,有点胜利自己也搞起封建那一套,结果必然失败了。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他的使命是进行“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后,继续领导的一系列革命也都失败,不得不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四一二”蒋介石背叛革命,成了新军阀,最后还是失败。
直到1930年,国内很多知识分子还没有认清当时的阶级矛盾,比较出名的有“梁胡之争”。梁簌溟认为帝国主义是阻碍国家独立强大的因素,而胡适则认为中国封建主义产生的愚昧才是阻碍国家发展的关键,但他们的想法拯救不了中国所遇到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毛主席横空出世,洞察出当时的阶级矛盾,确定的使命是领导最广大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而当下是否存在新三山呢?
二、阶级分析(分清敌友)。
人生存需要能量,人做事需要力量。
而力量何在?
需要建立统一战线。
首先需要分清敌友,如果团结谁和打击谁都分不清,那可能越斗争敌人会越多。
比如义和团,他依靠清政府力量打击帝国主义,没有分清敌友,清政府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最后跑去依附帝国主义。与帝国主义斗争,却被清政府反咬一口。
比如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团结了袁世凯的力量推翻清政府,没想到袁世凯窃取果实后竟称起帝来。后来继续闹革命,这时依靠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还是找不到真正的力量所在,所以屡战屡败。
失败多了又重新寻找力量——“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但很快被蒋介石改为——“联美、反共、依靠江浙财阀”。
在大趋势下,他们皆失败。
正如伟人所说:“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我党也在不断寻找力量。
毛主席认为以张国焘为代表的单单依靠工人力量很不够,与张国焘辩论赢了,最后开会决定了国共合作,张国焘地位下降。
国共合作后,针对陈独秀忽视农民的力量又提出意见,因为大革命时期,眼看着农民运动轰轰烈烈地搞起来了,陈独秀却痛批说:“农民运动‘糟得很’和‘过火了’。”
所以才有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从人民占有的生产资料和对革命的态度出发,用阶级分析法分析出各阶级的情况。
毛主席确定的真正敌人是:
“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
毛主席同时确定真正的朋友是:
“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
特别强调了农民是革命的最大同盟军。
而且提醒了我党要注意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警惕中产阶级右翼,这些人在一定形势下可能成敌人。但被很多人忽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久久没能发表。直到两年后,也就是1927年,蒋介石利用他曾经加入过的青帮力量打头阵,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大家才真正地明白过来。
当下的敌人是谁呢?
一个吸血鬼:新殖民主义的操控者!
三大野兽!
恶虎(政治买办、变色、贪官污吏)。
贪鼠(商业买办)。
公蜘(文化买办)。
三种毒虫(主要是黑)!
三、阶级团结。
毛主席分析出农民是最大的同盟军,所以领导了土地革命,这土地革命就是团结了农民这朋友,打击了地主这敌人。
阶级团结有两个难点:
既要有容人之量,也要不怕得罪人。
也就是要有“统一战线”的思想,也要遵循“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的原则。
开始闹革命,毛主席不像张国焘那样只依靠工人,他是乐于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力量合作。但也不像陈独秀那样,过于相信国民党,他对国民党的某些阶层是警惕的,甚至要做好斗争的准备。而且敢于反对领导,不怕得罪人。
后来上山打游击,要团结绿林好汉,你不能说你讨厌土匪你就拒绝和人家合作,这就不符合统一战线的要求。特别像抗日时期,还得和国民党进行第二次合作,不能因为国民党在第一次合作背叛革命,还进行几次“围剿”就拒绝合作,这样的话抗日统一战线就建不起来,需要从大局出发。
毛主席提出了“团结——斗争——团结”的方法,因为只有经过斗争批评的团结才是真正的团结,否则只是表面的和气,实质是一群乌合之众式的聚集,没有力量。
四、阶级斗争。
要敢于斗争,要善于斗争。
命运被捉弄一回,那恶魔尝到了甜头,必会再捉弄你一次,妥协的人生定会沉沦。
很多人不如意的命运本该如此吗?
不是的!
分散没力量的我们,人生在别人的手中。
如果出现异化的资本、异化的权力、异化的知识,它们为了尽情地释放私欲,必然会逐渐组成邪恶的关系网,把我们困在里面,然后分化和收买,最后使劲地压榨。
但很多人因懦弱的性格不敢斗争!
我们应该学习毛主席的斗争精神。
“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在家,父亲对他的不合理人生规划,他敢于斗争;在学校,老师安排了不合理的课程,他敢于斗争;加入组织,领导的错误,他敢于斗争;在国内,蒋介石强大但做了政治买办,他敢于斗争;抗日时期,对日本的侵略,他敢于斗争;在国际,苏联和美国对我们不合理的要求,他敢于斗争(拒绝美苏策划的划江而治,让苏联归还大连旅顺,对美国敢于抗美援朝);晚年,对出现特权阶级,他敢于斗争。
面对挫折,面对敌人,面对落后的事物,敢于斗争才有以弱胜强的可能。
为什么批修正主义?
是要批判特权、资本法权和欺骗性。
为什么批孔子?
是要批判封建主义,要站起来。
为什么批宋江?
是要批判投降主义,要有斗争精神。
敌人不想立地成佛,不会放下屠刀。
当然,不仅要敢于斗争,还要善于斗争。
最简单的招式——敌人反对的我们就支持,敌人支持的我们就反对。
最基本的招式——分清敌友,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孤立少数,各个击破。
阳谋招式——从敌人固有的劣势下手。
比如抗日时期毛主席提出“持久战”,这是针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固有矛盾劣势下手。
比如国民党站在地主那边,他们的主要力量在城市,这个优势中的劣势就是农村山里的力量薄弱。毛主席团结农民阶级斗争地主阶级,搞土地革命,搞游击战,因为广大农民都站在我党这边,国民党来“围剿”,到处都可以成耳目。
矛盾是对立统一的。
你的优点,往往也是存在着缺点。
如年轻人,有活力是优点,但容易冲动。
无论多么强大的敌人,总是有弱点的。
毛主席的乐观和自信,除了性格外,很大可能就缘于此。回答“红旗能抗多久”,说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本质是看清了事物的矛盾,看清敌人优势中的劣势。
最后值得注意的一点,斗争过程中会出现谈判的情况,谈判则是“不流血的政治”,谈判不是妥协的艺术,而是斗争的艺术。
以上四个步骤,就是搞阶级斗争的框架。
为了自己利益,为了人民利益,为了长远利益,我们要敢于斗争,同时也要善于斗争,切不可相信“阶级斗争熄灭论”这种错误的论调。
www.haizi.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