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本在家:家风教育忧思录

国之本在家:家风教育忧思录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编者按: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将家风、家教上升到核心价值观的高度,纳入治国理政的大格局。

  何谓家风?家风亦称门风,是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处事方法和精神风貌,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家风如同无言的教育、无声的力量、无形的磁场,好的家风会让人充满正能量,坏的家风则会给人以负能量。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家庭建设和家风教育却明显存在短腿现象,出现诸多不容回避的问题,引发人们的普遍困惑和忧思。

  孟子云:“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庭和睦、家教有方、家风良好,无疑会促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那么,何处寻找好家风?向历史深处,向当代实践,向生活细部。培育和弘扬良好家风,根在民间,根在人性,根在传统,根在发展!

  

  “家风难敌世风”折射百姓家庭教育之惑

  ——国之本在家:家风教育忧思录(之一)

半月谈家风教育调研小分队

  家风是世风的基点和载体,世风是家风的整合与放大。家风与世风,在当下颇让人纠结。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常常面临两难选择:教育孩子不能说脏话、打骂人,在学校里却会遭遇同学暴力冲击;教育孩子做人要真诚、善良,可是在社会生活中可能吃亏、上当;教育孩子为人要谦让、付出,可是又恐在竞争激烈的生存环境中失去成功的机会……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家风与世风的较量中,家风何以难敌世风,屡屡败下阵来?

  不良世风令家庭教育“弱不禁风”

  前不久,一位网友发布的“为让孩子上幼儿园,妈妈教孩子说谎”的微博引发热议。该网友在等候幼儿园报名时听到一对母子的对话,被当场“震惊”:“妈妈对儿子说:待会老师问你妈妈在哪里上班,你要怎么回答?孩子:教育局。妈妈:爸爸在哪里上班呢?孩子:公安局。妈妈:你给我记住了,否则报了名也没希望。”

  人们质疑:“读个幼儿园也要拼爹拼妈?”有人说,“非常理解这位妈妈,这么做无非是想让孩子进那个幼儿园。”更多人认为,这样冠冕堂皇地撒谎,会对孩子未来产生非常不好的影响。

  中国社会学会家庭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关颖指出,这则微博内容和众人热议反映出当下不良社会风气对家庭教育和家风建设的冲击和侵蚀。

  “上学要给老师送卡,看病要给医生包红包,打官司要给法官送礼……如果你不照做,你的孩子可能就要受排挤,你的病可能就看不好,你的官司可能就会输……试问,在这样的不良世风面前,有几个家庭还能坚守住做人做事的底线?”天津市社科院教授王来华感叹。

  西西今年12岁,是南京市某小学学生,成绩优秀,家教颇严。进入六年级后,懵懂的他开始有点叛逆,因为父母给他定的规矩、传输给他的理念,与他所认识的世界逐步有了出入,他便经常与父母发生争论。孩子的父母同样内心纠结,因为他们信奉并努力传教给孩子的价值观、道德观,经常会在社会现实面前碰壁,让他们很难自圆其说。

  “比如,教育孩子不要闯红灯,但我们为了赶时间,经常闯红灯,因为大家都这么做;想让孩子学会谦让、诚实,但现实社会总是让老实人吃亏。还好,孩子现在基本上按照我们的要求在成长,但谁知道以后的情况呢?”西西妈妈对此很不放心。

  一位家长向半月谈记者吐槽:孩子上小学二年级时,班主任给他打电话,说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好,弄得他和爱人非常紧张。后来有人提点:教师节快到了,很多家长都给老师送购物卡了。他这才恍然大悟,赶紧也给孩子的班主任送去购物卡。老师收下后,态度立马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把他的孩子夸得跟朵花似的。

  女儿正在读小学五年级的江西省卫生系统公务员许军感叹: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现在信息如此发达,社会对孩子的影响无处不在。即使家庭教育方法再好,如果孩子看到的现实是那么迥异,那他该相信父母还是自己的眼睛呢?

  “在种种两难选择面前,不少家长最终选择了向现实妥协,向世风低头,这在无形中又助长了不良风气的滋生和蔓延。”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潘允康说。

  山西省社科院学习科学与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赵雨林、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常嗣新等在接受半月谈记者专访时分析,世风影响家风集中体现在三大方面:

  一是重关系轻规则。目前一些地方的社会风气是特权当道,潜规则、走后门成了高频词。一个人从出生就开始找关系,到死还在找关系。去医院生孩子找人,上幼儿园、中小学找人,找工作要找人,临终选块墓地还得找人。人人都想要特权,人人都在被特权压抑和控制。

  “人是社会人,也是家庭人,父母行为不可避免会影响到自己的孩子。”赵雨林说,在这种社会风气下,孩子从小耳濡目染的就是丛林社会法则,不占便宜就吃亏。

  二是重物质轻精神。在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上,总是尽力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却常常忽略孩子的精神世界,忘记给予其精神滋养。

  包括有些家庭的儿女婚姻都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在一些农村地区,天价彩礼令人咋舌。“结婚都成为一种人财交易,这样的家风怎么能好?”常嗣新说。

  三是重个人轻集体。常嗣新说,当前社会个人主义膨胀,一些人变得越来越自我,甚至自私。以前下雪了,孩子们受到的教育是先给孤寡老人扫雪,但现在是各人自扫门前雪,甚至懒得扫雪。

  考学重于育人,智育压倒德育

  “当前亟须警惕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边界的丧失。”辽宁省社科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张思宁分析说,随着社会变迁,传统的老少几代人生活在一起的大家庭已经很少见了,传统家风教育相对变弱。尤其是进入信息化社会以后,很多老师都是通过QQ或微信直接指挥家长,家长会按照老师的要求督促孩子学习,学习,再学习。这么做的后果就是在不知不觉中忽视了孩子的人格塑造和品质培育。

  “在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习惯于盯着孩子的分数,忽略了教孩子做人。所以,付出越多,孩子身上毛病越多的情况普遍存在。”关颖曾主持一项对18岁以下未成年人家长的调查,结果显示,有近7成家长认为自己是“失败的家长”。

  为孩子扣上“人生第一粒扣子”的是父母,环境在家庭。在关颖看来,孩子价值观的形成在更大程度上是通过成年人的示范,孩子看惯了父母用钱物贿赂老师甚至官员,就容易滋生“有钱能使鬼推磨”的潜意识,难免日后盲目效法。

  半月谈记者注意到,早在2006年全国人大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就明确规定:“有关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应当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供家庭教育指导。”但实际情况差强人意。关颖表示,由于政府投入不足、监管不力,家庭教育指导过度市场化,以营利为目的机构泛滥成灾。

  “家庭教育的开展和良好家风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形成合力,但现实是三者完全脱节。”潘允康说,国家至今仍未出台家庭教育法,也没有组建专业化的家庭指导队伍,更缺乏必要的投入,有关家庭教育的开展还停留在口号上,学校也很少针对家庭教育进行相关引导和指导。

  物欲横流侵蚀淳朴乡土民风

  当前,良好家风的缺失、弱化和在不良世风面前的溃败,不仅体现在城市家庭对孩子的教育中,也体现在广大农村乡风的演变中。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在小说《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中,讲述了一个异乡人用一袋金币引诱号称“最诚实、最正直、最难以腐蚀”的哈德莱堡人上钩的故事,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人性与道德在金钱面前节节败退的现实。我国一些乡村也正面临类似困境。

  一位半月谈记者的故乡是湖南省一个有着近千年历史的村庄,30年前,淳朴、勤劳、与人为善、励志向上是这里民风的主要特征。辛勤耕作被视作本分,偷摸拐骗被视为耻辱,多数村民教育子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好好读书、清白做人”。每逢夏天,外乡人挑着货物经过,特意选在这里歇脚,坐在水井边跟洗衣裳的村民聊天,接受村民们递过来的莲蓬,喝上一瓢甘甜的井水,或者一碗清香的热茶。很多老百姓家里,都备有两三个专为乞丐准备的饭碗,等乞丐来到家门前,就盛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饭菜,让他们坐在堂屋吃。

  然而,大约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这里的风气悄然改变。村里越来越多的人去珠三角一带务工,一部分人被“花花世界”所吸引,走上了偷摸拐骗的道路。他们带回录像机,也带回色情碟片,吸引村里一些少年沉湎其中;他们带回外面赚钱容易的“传奇故事”,冲击着村民读书至上、清白做人的价值观。一批村民在他们的影响下,让小孩不要再读书,直接外出“挣快钱”。他们带回的麻将机、诈金花,也改变了村民勤劳耕作的习惯,部分未成年人染上赌博恶习。

  如今,这位记者的故乡正面临从未有过的凋敝。这种凋敝不仅仅是青壮年大量外出而导致的人气萧条,更是乡村道德一再滑坡的精神颓败。村民之间有了争执往往用暴力解决,谁家拳头硬,谁家话管用。为了一些蝇头小利,村民甚至能打得头破血流。有知识的家庭、懂礼节的家庭,不再是村里最受尊重的群体;谁家楼房盖得高、谁家轿车高档、谁家挣钱多,成为不少村民教育孩子学习的榜样。

  重庆市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孙元明长期关注农村社会治理和乡村道德建设。他分析说,在商业化、工业化、城镇化浪潮冲击下,传统农村社会出现乡土民风断裂问题,这是乡村道德、村社经济、农村社会治理等各种因素交织作用后的结果。一旦金钱成为城乡社会所追求的普遍价值,就会无限制地刺激人们的物质欲念,而人的欲念如果得不到合理遏制,就可能引发整个社会的疯狂,造成世风的衰败。

  道德与法律携手,护佑好家风,带动好世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子女教育好,社会风气好才有基础。”

  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王雅教授表示:“好家风是好世风的基础和前提,需要从每个家庭、每个人自身做起。诚如《大学》所言:一家仁,一国兴仁。”

  在江西省法制办工作的冯跃认为,家长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无论世风如何,都应当正确判断哪股风是符合时代潮流应传递给孩子的,哪股风是应该摒弃不应传递给孩子的,这样才能给孩子固本强基。

  潘允康分析,就家庭层面来说,不能因为社会上有不正之风,就放弃对孩子正能量的传播和影响;就学校层面来说,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在小学阶段完全可以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课程,定期聘请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师开展讲座;就社会层面来说,要规范各类家庭教育指导机构,提升培训质量。“三者优势互补,织成网,形成合力,终能重塑家风,扭转世风。”

  “在家庭伦理、基本队伍、教材开发、服务载体等方面,也要加大力度。”关颖呼吁,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家庭教育理论体系和研究团队;实施全国统一的家庭教育指导者培训工程,建立家庭教育指导者资格认定制度;教材和产品开发要着力于家庭教育基本问题和家长基本职责;强化面向大众的硬件投入,搭建普惠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平台。

  改善家庭风尚和社会风气,光靠社会舆论、宣传教化、公共谴责及个体内省是不够的,缺乏确定性、强制性和权威性,因此还需要法治的跟进与保障。作为社会治理和社会规范的两种基本模式,法治与德治应双管齐下,相辅互补。

  邓小平曾反复讲:“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专家认为,脱离制度和法治的力量,仅靠道德约束和软性引导,很难保证人心向善,实现对人性的匡扶和矫正,尤其在当下金钱欲望躁动的社会转型期。

  事实上,一部分道德完全可以转化、上升为制度和法律,良法无不具有道德性。例如,民法中关于诚实信用的原则;刑法中关于制止邪恶、保护善良的各项规范;社会立法中体现人道和仁爱的福利法等,都因具有深厚道德基础、符合人类道德要求,而拥有坚韧的生命力。一旦道德上升为法律或转化为法律化的德,法律的属性就使之与原本意义上的德有了形式和本质的区别,也获得了某种制度的强制效力。

  江苏师范大学伦理学与德育研究中心主任陈延斌教授认为,传统家训在论及治家教子时,有不少都强调了“奖惩结合、情法并用”的方法。宋代以来的家训中几乎都列有惩罚的条规,不少还把家训与家规、家法、族规结合起来。“宗法社会中家规、族法不仅具有道德的劝喻性,而且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这使家庭道德的教育和实施能够取得成效。”

  江苏南京市高淳区纪委监察局副局长刘建军告诉记者,他是高淳区小花村人,这里的刘姓人氏多是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后裔。去年,刘氏家族在时隔88年后,完成了第16次续修家谱的任务,在祖先确定的22条家规基础上,结合实际修订成10条家规。“好的家风肯定需要道德和法律的双支撑。”刘建军认为,祖先定下的家规,都是参照当时的法规条文和道德标准制定的,触犯家规就很容易逾越法律和道德的底线。“孩子如果不诚实、不守信、不勤劳,习以为常后,长大后触犯法律的几率就会增加。”

  当前正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探索国家治理现代化,亟待把现代法治精神和理念融入道德建设中,培育与法治社会相适应的道德体系。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顾益康表示,在社会生活中凡是符合道德的善行总得到褒扬,坏的行为受到惩戒,失德者总是逃脱不了法律的惩罚,那么,良好的家风和民风就会在人们心中深深扎根。 (本篇参与采写记者:周润健 范春生 朱旭东 周楠 李美娟 张颖 王菲菲 赵叶苹 张莺)

  合肥市和平路街道打造社区居民身边的“百家讲坛”,开办“草根讲堂”。社区居民在开满紫藤花的凉亭下聆听80岁老人吴成宗讲家风 杜宇摄.

  “沦陷式家庭”凸显家风教育之过

  ——国之本在家:家风教育忧思录(之二)

半月谈家风教育调研小分队

  近年来,社会上一部分“官二代”“富二代”“星二代”们挑战公序良俗的任性行为被频频曝光;“全家腐”“全家黑”“全家赌”之类家庭型违法犯罪现象日增,造成“家庭沦陷”。这些极端案例暴露出家庭教育的扭曲和家风培育的缺位,引发人们的深思。

  官员全家腐,“人生学校”变成“沦陷阵地”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也是一所永不毕业的学校。然而,在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苏荣的悔过书里,家却变成了权钱交易所,而他本人就是“权钱交易所所长”,全家老小参与腐败。

  在近年“打虎”“拍蝇”的反腐力度之下,这种“家庭沦陷”式的腐败案件屡见不鲜,从徐才厚、令计划、郑筱萸、刘铁男等“大老虎”,到诸多落马的基层官员,家庭式腐败甚至家族式腐败成为一大特征。

  在庭审过程中,刘铁男一度声泪俱下,忏悔自己害了儿子。他教育儿子“要学会走捷径”,还嘱托商人,好好带一带自己的儿子。岂知这一带就将儿子带进了沟里。

  古人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为治国之本。有些官员台上台下“两面派”,家里家外“两张皮”。他们关上家门,即以所谓的“官场道理”“关系哲学”教育儿女。江苏省建设厅原厅长徐其耀这样教导儿子:“做人就是把自己作为一个点编织到上下左右的网中,成为这个网的一部分。”

  翻阅中国落马官员的忏悔录,半月谈记者发现,许多落马官员表示,敛财是为了孩子,为了家人。四川雅安市原副市长谭向红反思:“长期高消费让我为以后的退休生活发愁,两个子女的出路也是压在我心头的大石。为了自己、为了孩子,这是我大肆收受钱财的深层原因。”

  湖南省交通厅原党组成员冯伟林忏悔:“我的父母去世早,我是长子,长兄如父,过去家里很穷,弟弟妹妹吃过不少苦,兄弟姊妹感情比较深。在这种亲情左右下,我没有把握好自己,为我的弟弟妹妹打招呼,捞取经济利益,希望他们过好一点的日子。”

  官员家庭成员本应具有比普通社会成员更强的家庭责任感,对家庭名誉应该更为珍惜,但在全家腐案例中,许多官员和妻儿老小集体敛财,不顾名节。“官员全家腐,本质上是家庭成员对某种价值观相互认同的结果。对坏家风的集体无意识,造成了全家自私与贪婪有恃无恐。”辽宁省社科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张思宁说。

  辽宁省人民检察院研究室副主任任文松长期关注家风教育。他认为,领导干部的家风是反映党风和社会风气的重要窗口,也是党风廉政建设的晴雨表。领导干部好的家风会为民众所称赞,腐化不正的家风则为民众所不齿,也会对党风、政风产生错误引导。

  江苏师范大学伦理学与德育研究中心主任陈延斌说,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官二代”“富二代”“星二代”等的各种任性,表面上看是权力和财富的任性,追根溯源,无不是官、富、星们家风不严、过分纵容、溺爱孩子所致。

  爱子之心是天下父母的共同情结。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尤其是官员,以怎样的心态和行为为子孙谋利益、谋前程,历来为中华传统文化所重视。“国计已推肝胆许,家财不为子孙谋。”早在一千多年前,唐代诗人罗隐就留下这样的警世名言。北宋名臣包拯也留下家训:“后世子孙任官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一代名臣林则徐留下名联:“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被称为晚清“中兴第一名臣”的曾国藩家族绵延至今第八代,因家教严格,未出现一个纨绔子弟。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战国策》中“触龙说赵太后”的故事,历来被作为家庭教育的范例。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曾建议全党同志读一读这篇文章。他说:“如果我们不注意严格要求我们的子女,他们也会变质。”

  “问题少年”频现暴露家风教育硬伤

  除了全家腐,其他犯罪型家庭和濒临解体型家庭同样存在家风教育失败的问题,从而产生许多“边缘少年”、“问题少年”和“人格缺陷儿童”。

  半月谈记者走访过不少痛苦而哀泣的“边缘少年”。“有时候真希望自己立刻死去。”陈涵(化名)是一位多次想到过死的17岁单身母亲。似乎从她记事起,父母就在无休止地打架,陈涵也免不了挨打。父母平时忙生意,找了一个保姆照顾陈涵生活。结果父亲和保姆勾搭上,天天和母亲闹着离婚,家里生活更恐怖了。

  “打架、流血、辱骂、歇斯底里……”陈涵这样描述自己的家庭生活。终于,她走出了家门,在一群终日混迹电玩室的少男少女中找到了“解脱”和“温暖”。快到15岁那年,陈涵怀孕了,孩子的父亲却不知所踪。

  在吉林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半月谈记者了解到,青少年犯罪近年呈现上升趋势,表现出低龄化、团伙化、智能化、凶残化等特点,其中问题家庭是青少年走向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

  16岁的金磊(化名)正在服刑,他的父亲平时游手好闲,经常带朋友到家里赌博,从来不避讳他。“我3岁时就能帮助他们洗牌,摆牌,他们还夸奖我是个天才。”金磊对记者说,自己稍大一点就跟着父亲偷东西卖钱,后来父亲因盗窃被判刑。

  25岁的王晓红(化名)因诈骗罪被判入狱,在吉林省女子监狱服刑已有半年。“我一直同外婆生活在一起,10岁才知道自己的小姨是亲妈。”王晓红说,她从小就靠拳头保护自己,遇到和同学有矛盾时,也没有人指点如何处理,她只能用拳头往死里打对方。

  王晓红平日里把自己打扮成男孩模样,被称为“假小子”。“老师不喜欢我,爸妈又不管我,我就经常逃学,和社会上的人混在一起。”

  “这些极端案例让我想起一句话——‘父母皆祸害’。”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高国希说,这句话来源于英国作家尼克·霍恩比的小说《自杀俱乐部》,少女杰丝在小结自己失败的青春期时,说了这样的话。

  家庭教育五种不良倾向亟须纠偏

  半月谈记者采访发现,当下家庭教育中存在五大误区:

  关爱匮乏型。这种教育态度常常出现在关系紧张、濒临解体的不健全家庭。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王志远认为,不健全家庭包括夫妻不和、父母离异、父母一方或双方死亡的家庭。在这样的家庭里,子女得不到应有的爱,而遭受着疏远、冷漠或怨恨,从而形成病态人格,常常会感到没有安全感,在一定条件下会发展为犯罪行为。

  江西南昌市西湖区法院少年法庭助审赵珮珮告诉记者,他们每年受理的案件中,涉及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离婚案件有三四百件,而且逐年增加。“一年四五十件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绝大部分都是离异家庭的孩子。”

  温室栽培型。当前经济条件的改善,子女数目的减少,使一些家长在培养孩子中出现溺爱现象。南京市新街口派出所教导员杨伟诚说,在家长们的物质奖励刺激下,孩子小小的脑袋最终只容纳了一个“钱”字,洗自己的衣服,拿钱来;做家庭作业,拿钱来;帮爸爸买包烟,拿钱来……

  模具克隆型。持此类教育方式的家长,大多具备优越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他们往往希望孩子以自身为模具和标杆,成长为下一个自己。

  “不否认也有一些孩子有所成就,但更多的孩子,却成为模具制造的产品,家长原形的克隆。尤其对那些本身存在问题而又自以为是的强势家长而言,这种教育模式无异于游走在危险边缘。”蝴蝶妈妈读书会负责人吴静文说。

  极力压榨型。这种模式多出现在孩子求学、考学过程中。杭州市一位9岁孩子的家长许迟说:“纵使学校能够减负,家长也要硬下心肠来给孩子加负,除学校作业外,我们还要求孩子完成两套三套习题,小升初、中考、高考,哪个不是挤破头?”

  江苏省昆山市一位高三男孩因学习压力大失联,据他的父母和亲友说,这个男孩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父母对其期望值很高。正读高三面临高考,因为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他离家出走。

  原始放养型。这类模式多出现在打工家庭或者问题家庭,父母忙于生计,无暇关注孩子,或者婚姻破裂,根本就不顾及孩子。

  伴随着时下中国“家庭沦陷”案例的增多,如何避免家庭教育之祸、弥补家风教育短板,已经到了重要关口。它警醒人们去思索:今天我们应当学会怎样做父母?拿什么教给孩子?何处寻觅好家风? (本篇参与采写记者:皮曙初 范春生 张颖 刘巍巍 叶含勇 李美娟 赵叶苹 刘宝森)

  武汉“制秤世家”江家传承200年的家风,不为利益诱惑所动,没有做一杆缺斤少两的秤,江家出产的秤被当地人称为“良心秤”。 郝同前 摄

  穿越千年的智慧:家训文化新启迪

  ——国之本在家:家风教育忧思录(之三)

半月谈家风教育调研小分队

  鲁迅先生曾在《我们怎样教育儿童》中说过:“倘有人作一部历史,将中国历代教育儿童的方法、用书,作一个明确的记录,给人明白我们的古人以至我们,是怎样的被熏陶下来的,则其功德,当不在禹下。”

  家风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家庭层面的阐释和体现,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家风有“道”,家训有“器”,道器合一。从《颜氏家训》《钱氏家训》《朱熹家训》《了凡四训》《朱子家训》到《曾文正公家书》等,一系列家规、家训、家书、家道、家教中蕴含着治家教子、立身处世的文化基因,由此形成的家风是社会风气、公序良俗、公民道德的精神源头。

  现代社会急速变迁,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正面临着巨大冲击和嬗变,中国传统文化能给当下家风塑造提供怎样的智慧和启迪?

  传统名门优良家风的千年滋养

  科甲连第、人才辈出、家业辉煌……历史上涌现出的传统名门大都有明显的家族文化特征和独树一帜的家风,对当今文化建设和世风改良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山东桓台,因齐桓公筑戏马台而得名。县城西行15公里,即达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新城。380多年前,王渔洋生于此。作为新城王氏族人中最著名的一位,王渔洋是一代廉吏,还被誉为“一代诗宗”。

  明清时期,新城王氏耕读传家,子弟考中举人、进士的数不胜数。自1541年迎来最早的进士到1903年最后一名举人,这个家族繁盛长达3个多世纪。

  王氏家族兴旺的原因在于其绵延不断的家风传承。新城王氏家祠忠勤祠工作人员文井刚告诉半月谈记者,新城王氏素以“家法恭谨”著称,族规家训独具特色。在这个原本是王氏四世祖王重光祠堂的家祠内,一进门便见到一面影壁。影壁背后刻有王氏最早的成文家训:所存者必皆道义之心,所行者必皆道义之事,所友者必皆读书之人,所言者必皆读书之言。

  桓台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新城王氏十九世孙王超对记者说,初祖王贵从外地迁至新城,重农立本;二世祖王伍乐善好施,扶危济困;三世祖王麟始获功名,王氏重教的家风开始形成;到了四世祖王重光,总结出最早的成文家训,并至今记载于家谱。此后每一代继续丰富和发展家训,但核心没有变,总结起来就是八个字:读书、道义、正己、报国。

  对于王超而言,在新城王氏的族谱上,他的名字是王履超,严格遵守家族取名规则。新城王氏族谱中收录了2万族人,能够联系到的共有10万之多。今年清明有200多人参加了祭祖,包括王超在内的族人在忠勤祠齐声背诵了雕刻在影壁后的那些家训。

  在2014年出版的《山东文化世家研究书系》中,除新城王氏家族外,还有另外27个家族。以清朝开国的第一位状元傅以渐为代表的聊城傅氏是其中之一。研究傅氏20多年的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副教授范景华说,聊城傅氏注重培养子女,从政者勤政爱民,无一贪官污吏。

  傅以渐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兵部尚书,授太子太保,加少保。他是康熙皇帝的老师,被人称为“阁老”。在傅氏的家谱中记载了家规:“族中有放荡子弟不务正业或滥充官役者不齿;族中有伤风败俗腼然无耻有玷伦常有辱先人者出谱。”

  “现在的傅氏子孙谨记不能辱没祖宗,应以前世为榜样,不苟且偷生,不蝇营狗苟。”傅氏第十七代孙傅尚范对记者说。

  花甲之年的任万平,有着多重角色——山东平原任氏第22代传人,著名哲学家任继愈的堂侄,通德酿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家族企业的第四代传人。庆祝家族企业成立百年之际,任继愈先生手书“义利并存,守义则久”,赠与任万平。

  “做买卖,不追求利润就不是合格的生意人,但不坚持道义就不是合格的人。无义就没有灵魂,企业就不会持久。”任万平说,企业的经营接力棒已传到第五代,每代人都有各自的经营理念,表述或有所不同,精神却从未偏离“义”字。

  有些历史遗迹,会随着时光流逝而磨灭;有些则在时光的打磨下,愈发锃亮。说起乡土名人,山东省德州市的市民大多会说出“田雯、清朝二品大员、户部侍郎”等关键词。以田雯为代表的德州田氏,已在当地延续了600余年。

  在德州市城西一套普通的二室一厅民居里,半月谈记者见到了81岁的田志恕老人。老人虽已年至耄耋,略有耳背,却精神矍铄,侃侃而谈。据老人介绍,在明代永乐年间,田氏家族便从河北枣强县迁徙而来,自己已是田雯第12代孙,田雯则是田氏家族的七世祖,目前仍有近200名田氏后人居住在德州。

  当被问及田氏家训时,田志恕老人取出四卷本《安德田氏家谱》,其收录的《家训篇》由田雯书写。“子孙才分有限,然不可以不使读书”,是其中醒目的劝诫。“我父亲既经商又懂得医术,我是以高级工程师身份退休,两个儿子也都从事工程师工作。”田志恕直言,历数家族科举史,德州田氏并不显赫,田雯之后更无高官出现,但耕读的习惯始终陪伴家族延续。

  “耕读传家,诗书继世,是文化世家的共同特征。”《山东文化世家研究书系》主编、山东齐鲁文化研究院院长王志民教授说,一个文化世家,在儒家伦理主导下,历经数代发展,往往形成具有自身家族特色的家规、家训、家风。

  除了儒家传统文化腹地齐鲁大地,传统家训在我国南北方地区都有传承。在山西闻喜县,有一个被称为“中华宰相村”的裴柏村。祖居于此的裴氏家族源于周秦,盛于隋唐,延续至今2000余年。据《裴氏世谱》统计,裴氏家族在历史上曾出过宰相59人,大将军59人,中书侍郎14人,尚书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1人,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25人,刺史211人。

  裴氏家族为何能够人才辈出?在家族第78代后人裴建民看来,这与裴家严明的家训和崇文重教的家风密不可分。“为了激励后代上进,裴氏家规中甚至有苛刻的规定:‘子孙考不中秀才者,不准进入宗祠大门’;‘凡贪官污吏,死后均不得葬入祖坟’;‘从政者行惠民之法,习文者出不朽之作,研习者留济民之术’。”裴建民说,先人治家智慧结晶穿越千年,还在滋养着这个家族。

  山西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刘毓庆指出,历史上大家族一般都有自己的家规家训,尤其是宋朝之后,家训很多,有的是成文的,有的是不成文的。其表现形式除了专门著述外,还有不少散见于一些诗文作品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养子弟如养芝兰,既积学以培植之,又积善以滋润之”(刘清之《戒子通录》)“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周恩来伯父周贻庚所立家训)……此类家庭教育诗文箴言琳琅满目,影响深远。

  寻常巷陌、草根人家的“孝友家风”

  半月谈记者在基层采访中发现,除了达官显宦、硕儒士绅之家家训文化绵延不绝外,一些由民间最普通家庭晒出的家风、家训、家书,同样传递着各种正能量:孝亲敬长、勤劳节俭、励志勉学、宽厚谦和等。

  在湖南岳阳县渭洞笔架山下,有一处宛如世外桃源的村落——张谷英村,因建村祖先叫张谷英而得名,有600多年历史,全村2600多口人。

  来到张谷英村的大门前,一副对联格外引人注目,上联“耕读继世”,下联“孝友传家”。村里74岁的老人张胜利告诉记者,这副对联是张家祖先为后世子孙立下的安家立业之道。

  翻开张谷英族谱,“不求金玉富,但愿子孙贤”“寒可无衣,饥可不食,读书一日不可失”等家训映入眼帘。村民对张氏族谱里的16条家训诗和5条族戒词都耳熟能详。家训诗是“孝父母,友兄弟,端闺化,择婚姻,睦族性,正蒙齐,存心地……”族戒词是“戒酗酒,戒健讼,戒多事,戒淫荡,戒贪忌”。

  时至今日,这里人业余生活大多仍是看书;串门聊天时,每家每户房门都不上锁,邻里之间彼此相互照应,互帮互助。岳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甘治国告诉记者,正是在这种宽厚待人、严于律己的族戒熏陶下,张谷英村多年来是一方净土,从未发生过凶杀偷盗案件。

  今天,该村虽有很多年轻人外出读书务工,但只要家中有老人,必定尊崇“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至少留下一名子女在家照顾老人。在这样和睦的环境下,村里出现很多长寿老人,四世同堂的家庭有60多个。

  “乐心助人真善美,虚怀若谷恭谦让。”吉林长春市民肖春梅告诉记者,这句家训是公公的父亲定下的,公公又传给了她和爱人。“公公是名军人,退休后依然坚持尽一己之力帮助身边人。这条家训已经开始影响我的孩子。”

  “孝敬父母美名扬,端正品德莫相忘。不孝无德人伦丧,遵纪守法记心房。夫妻和美家兴旺,和睦邻里守相帮。子弟勤学力图强,勤俭节约福绵长。”这是78岁的刘成福老人定的通俗家训。

  刘成福是新中国木模万能铣的第一位操作者,也是中国汽车城里成长起来的第一位音乐家。他说,这些家规家训成为塑造孩子们良好性格、优秀品质的标准。

  “从这些民间家训中,我们可以看到普通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可以看出良好家风所产生的道德力量。”吉林长春市妇联副主席杜影说。

  “近一个多世纪以来,有较多的民间家书留存下来,使我们透过那些发黄的故纸,触摸普通人的历史,感受其喜怒哀乐。”中国人民大学家书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丁告诉半月谈记者,“民间家书中蕴藏着大量的家训文献,可以使我们去探寻传统家训思想在普通家庭中的传承与演变。”

  张丁说,民间家书里的家训有个特点,它是软性的,不是刚性的,即不是命令式的,而是谈话式的,娓娓道来。伴随着特定的语言环境和亲情表达,听者比较容易接受,有些还留有互动的痕迹。

  除了有血缘关系的人组成家庭传承好家风,一些热心公益的市民也在助人过程中创新家风。“我就是你的拐杖”,是长春市柏合爱心模拟新家的家训,户主李桂梅常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李桂梅,又名柏合,是一名肢体二级残疾人。她赡养母亲十多年,在母亲去世后,她把对父母的孝心转化成回报社会孤寡、残疾、特困群体的大爱。她在2012年3月与长春市社会福利院孤寡老人姜春礼结为爱心模拟家庭,每月都去探望“老爸”,并为其按摩理疗。

  一次,99岁的姜春礼在李桂梅搀扶下出门时,发现拐杖忘带了,李桂梅从内心说出了一句:“我就是您的拐杖!”以后,随着模拟新家的老人和志愿者不断增多,很多志愿者就把这句话当成家训传承下来。

  促进家训文化转化复兴,融入当代生活

  源远流长的中国家训文化是中华传统美德宝库中的瑰宝,对其传承发展有助于打通核心价值观通向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心灵之路。近年极力倡导建立中国家训学的江苏师范大学伦理学与德育研究中心主任陈延斌认为,传统家训虽不再是“篇篇药石,言言龟鉴”,但总体上仍不失为先人们留下的一笔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尤其是伦理文化遗产,其久经淬炼而蕴含的忠、孝、仁、义、勤、信、廉、耻等伦理精神,与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契合之处。

  上海婚姻家庭研究会原会长孙小琪表示,中华民族的子孙应该了解自己本土民族文化传承,而过去几十年,家庭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在我国一到两代人中是削弱、缺失的,现在是补课的时候。

  海南省妇女儿童问题研究会副会长、海南师范大学家庭教育专家林中伟教授说,要大力复兴中华传统家风文化,把家风弘扬与治理国家紧紧联系在一起。尽管传统大家族的家庭结构已瓦解,转变为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小家庭(如三口之家),但家庭依然是社会的细胞和基本单位,辈际家风传承依然重要。

  近十年来,家族文化研究渐受重视,《山东文化世家研究书系》选择一大地域文化圈内若干世家进行分类,全面挖掘传承家族优秀文化资源,这在全国是首次。

  许多家训经典至今仍有很强的生命力,精华远远大于糟粕。《朱子家训》问世后,曾使“江淮以南皆悬之壁”,清至民国年间一度成为童蒙必读之作。半月谈记者在南方一些家庭采访时注意到,不少人家堂屋仍悬挂着用毛笔书写的这篇只有500余字的“治家之经”,其中有许多名句,如“黎明即起,洒扫庭除”“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等,祖孙相传,家喻户晓。

  中国家教文化的集大成者《钱氏家训》,于2013年被确定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比起历代其他家训,《钱氏家训》在篇章结构上增加了“社会”和“国家”两篇,在“国家”篇中开篇就强调“执法如山,守身如玉,爱民如子,去蠹如仇”。从家族责任走向社会责任是其高于一般家训的地方,也成为钱氏家族人杰辈出的深层文化基因。仅近现代以来,从钱家就走出了上百位重量级的各界人物,许多属于杰出的父子档:钱穆、钱逊父子;钱玄同、钱三强父子;钱基博、钱钟书父子;钱学森、钱永刚父子;钱学榘、钱永佑、钱永健父子兄弟等。

  在钱氏家族后人、上海社科院专家钱运春看来,《钱氏家训》可以与“中国家训”通用,在当下中国社会推广。这部家训采诸子百家经典、诸姓氏家训的精华,不必也不应为钱氏一家所拥有,而应是全社会共同的文化财富。

  今天培育与弘扬核心价值观,仍有必要向传统家训文化宝库再回首、再认识,从历史深处汲取启示和力量。华中师范大学教授余玉花举例说,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元素在传统家训中大量存在,涉及诚信立身、诚信交友、诚信为官与诚信经商等各个方面,如《姚氏教训》提出的“不能欺、不忍欺、不敢欺”等箴言值得借鉴,古为今用。

  复兴家训学和家训文化,应当强化问题意识,将传统家训教化内容、途径方法与当今时代特点和民众家庭生活紧密结合。陈延斌呼吁,当前亟须直面现实问题,让家训学从书斋走向生活,凸显实践特色和时代特色。

  新城王氏、聊城傅氏都认为,先辈为官清廉的事迹正是如今提倡的廉政文化,应进一步挖掘和转化。对家训中的“非读书之人勿汝友也”,王超则有不同看法。这句家训初衷是告诫族人要崇尚文化,重视教育,但放在今天,交朋友不应有此成见。

  王超认为,对家训文化的传承发展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比如理一理家训文化中最精华的东西,摒弃某些有局限性、不合时宜的东西,把祖宗敬畏文化、崇尚学问、厚道处事、正直做人等事迹写成通俗易懂的文章,利用新媒体手段传播开来,让后裔族人特别是孩子们看得懂,让家族文化活起来。

  山西省社科院学习科学与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赵雨林曾撰写过现代版《戒子蒙训》:阅书健体,积日得习;勤俭自立,莫贪便宜;意发即谋,见贤思齐;遇挫择省,多哭无益;学玩尊序,规范有毕;温故而智,不弃误疑……赵雨林说:“现代家训要从小处着手,不讲大道理而教给大智慧,积日得习,省己教人,使孩子从小学会做人、处事的本领。”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常嗣新呼吁,国家应当制定以传统文化为蓝本的家风教育标准,并上升到法律形式;注重利用传统节日、人生重大时刻等节点,如在结婚这一人生重大时刻,对子女进行孝敬父母、互敬互爱、勤俭持家等家风教育。

  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不少家训已超越了家庭范围和家族意识,化为校训、乡规等,赋予家国天下的情怀,成为涵养现代公民精神的有益源泉。浙江嘉善县一所小学把《了凡四训》的“功过格”修身方法运用到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开展“能量少年”评比。浙江省从2013年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启动了农村文化礼堂,传承家训,推广新型村规民约。当下,浙江省又在广泛开展“树最美家风、创最美家庭”主题活动。

  当今中国,无数父母在苦苦寻找教育孩子的灵丹妙药,翻开厚重的中华文明历史,其中关于家庭教育、家风培育的思想奇珍遍地,当代家庭教育的重重困惑,许多都可以从先人的智慧遗产中找到答案或获得启迪。当然,需要秉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辩证态度,对传统家风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源源不断地输送养分,推动构建当代人的道德共同体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本篇参与采写记者:刘宝森 张颖 王菲菲 周楠 赵叶苹 张莺 李美娟 赵琬微 仇逸 范春生 萧海川)

  今年4月11日,湖北竹溪县中锋镇同庆沟村村民龙庆周在向读初中的孙子讲述自家的家规家训。竹溪县以家庭教育为突破口,通过立家规、传家训、评家风等方式,连年开展“家规家训兴万家”活动 杜华举摄

  “最美家庭”引领民间好家风

  ——国之本在家:家风教育忧思录(之四)

半月谈家风教育调研小分队

  这是一个个平凡的中国家庭,却拥有人世间最美好的家风。在日常生活中,从他们的身上不断闪烁出美德之光:乐于奉献、与人为善、阳光乐观、互敬互爱、诚实守信等。这些“最美家庭”成员,以自己的高尚和坚持,塑造并传承着各自美好的家风、门风,同时也在为社会创造和修复出一个个健康的道德细胞,开垦出一片片道德绿洲,点燃了一座座道德灯塔。

  半月谈记者怀着敬意和感动,走进一些民间“最美家庭”,走近这些优良家风的引领者和示范者。

  “家报”:十二字家风传承的“根据地”

  日报、晚报、早报、快报,人们对此司空见惯,但“家报”呢?这是南京的冯树凭、罗巧珍老夫妇已经办了24年的一份家庭小报,传递着独具特色的家风。

  “家报”始于1991年,当年,罗巧珍从南京旭光仪器厂退休。“我们有4个子女,后来又都有下一代,孩子们小的时候在身边,可以随时指出他们的进步和不足,但孩子长大成家,见面交流的机会就少了。”本着教育孩子的宗旨,老两口一合计,就萌生了办报的想法,决定用一份家庭小报记录下家庭成员的点点滴滴。

  1991年6月30日,“家报”创刊。“从第一期‘家报’开始,我们家的家风就在一份接一份的报纸中慢慢传递。”冯树凭的小女儿冯宣东说。走进冯树凭家客厅,最醒目的便是那一摞摞已经装订成册的《家报》,其中既有家庭成员外出游玩的游记,也有家庭成员生病入院后众人争相照料的感动。

  通过“家报”,7个散落南京各处的小家庭被紧紧凝聚在一起。冯树凭的大女儿冯俐南说,每一期的“家报”每个家庭都有一份,不仅有纸质的,还有电子版。“家报”不仅是大家庭的“消息树”,更是家风传承的“根据地”。

  “我们的家风十二个字:坚持和谐、追求卓越、争取奉献。”罗巧珍说,孩子们都大了,面对面讲道理他们面子上过不去,而有了“家报”这个平台,让他们通过阅读,自己去体会、领悟。

  目前,17人的大家庭,7个小家庭,一家有事大家帮,一人有病全家关怀。工作上,冯家的4个子女都不断追求卓越。

  冯树凭说,创办“家报”,丰富了晚年生活,最重要的是找到了一条适合他们这个大家庭家教的新方式,所以“家报”还将一直办下去。

  “留德给子孙,不要留钱给子孙”

  在江苏镇江古朴幽深的三善巷里,住着一位百岁老人刘洁如。今年101岁高龄的刘洁如,靠着烧茶水炉将9个子女培养成才,而她更是在已近90岁时成为镇江第一批、也是至今最年长的“社会妈妈”,先后资助多名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

  就如所住巷子的名称一样,与人为善、喜做善事、乐践善行贯穿于刘洁如一生。老人没有退休收入,只有每月从水炉业协会领的生活费,从当初的80元增至现在的120元。20多年前,镇江市福利院还未搬迁时,刘洁如将儿女们给的零花钱积攒下来,每年都要向福利院捐款600元。

  79岁生日那天,她给儿女们订了个规矩,每年都要另外给她一些钱。“老太太不愁吃不愁穿,要钱干嘛?”当时儿女们挺纳闷,但孝顺的他们还是依言而行。于是,从1994年开始,刘洁如将儿女们给的钱存起来,除了每年给福利院捐款外,还资助困难孩子上学以及其他捐赠。

  “‘不要留钱给子孙,要留德给子孙’,这可能是我母亲最朴素的家风概念。”刘洁如的儿子刘天鹤说,“妈妈这些年来坚持做公益,我们整个大家庭都特别支持。她捐款,我们负责跑腿,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兄弟姐妹觉得特别有福气。”

  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4个女儿也都成为“社会妈妈”,每人资助了一名小学生。刘洁如老人的爱心正在不断传递、发酵,街坊邻居们也学习她以做公益为乐事。

  “让美、阳光和正能量充满生活空间”

  “我们家没有催人泪下的曲折故事,只是少些抱怨、羡慕、嫉妒的心态,将心思用在经营生活上。”山西太原人陈恩光有个三口之家,走进他家,一幅书法“雅”字映入眼帘。在客厅背景墙上,悬挂着一个海水沙滩图案的电子屏,电子屏右侧是个圆形图案。陈恩光告诉记者,这是他们的“家徽”。

  “吃饭不剩一粒米,每餐一杯水,每年一扫墓,每年最多看一部电视连续剧,与亲友交往留有一定空间,楼房每天一通风。”这“六个一”便是陈家的家规;而“至善、至诚、至健、至雅、至上”这“五个至”则是陈家的家训。“订立家规、家训是希望家里人都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在生活上达到一定的精神高度。”陈恩光说。

  陈恩光出生后被“过继”到本家伯父家,因此,有了生父和养父两个父亲。在他10岁那年,养父去世。他说,养父是个特别热心的人,以前住在大杂院里,每次下水道堵了都是他在疏通。从养父身上,他学到了男子汉的责任和担当。生父是个农民,一生勤劳俭朴。陈恩光说,生父特别重视对子女的教育,鼓励大家“往上走”。

  在这样的氛围引导下,陈家生活蒸蒸日上。“生活美不美,关键在自己。”陈恩光说,“我们要在生活中发现美、弘扬美、提升美,让美、阳光和正能量充满生活空间。”

  “不吃不喝也要还账,不能让乡亲们戳脊梁骨”

  2010年8月19日,山西晋城市遭遇了一场强降雨,位于市区东北部的北石店镇的降水量超过200毫米。在北石店镇南石店村的一家面粉厂,库存70多万斤小麦全被雨水浸泡。

  面对被洪水冲垮的库房,面粉厂主人刘平贵冒着生命危险,趟水翻过围墙,进入财务室抢救出厚厚的账簿,那是周边18个村庄200多户农民的存粮账本。

  “有账我就能算清损失,以后就能如数还给乡亲们。”刘平贵说。

  面对满目萧条的厂房和80多万元的损失,有人出主意让他们关门停业,到外面躲一阵,把剩下的烂摊子留给政府处理,但刘平贵一口拒绝。“咱不怨天也不怨地,不吃不喝也要还账,不能让乡亲们戳脊梁骨!”

  于是,刘平贵和丈夫李继林横下一条心,决定还粮。夫妻二人取出全部积蓄,又向亲戚借了10万元,全部换成小麦磨成面粉存放起来,保证乡亲们不管什么时候来都能拿到面粉。随后,刘平贵一直在家守着面粉厂,李继林和大女儿李梦霞则外出打工赚钱购买小麦,不断磨成面粉还给乡亲们。

  为了守信用还粮食,刘平贵一家人多年过着吃馒头就咸菜的清苦生活。如今,80万元的损失已经赔偿了近70万元。“遭这么大的灾,晚上经常愁得我睡不着觉。但想想咱没坏良心,也就觉得踏实很多,在孩子面前也不觉得亏心。”刘平贵说。

  把互敬、包容、奉献当作传家宝

  在广西桂林漓江源头猫儿山脚下的过江铺村,住着一对让人羡慕的“神仙眷侣”,他们满头银发,常常手拉手外出散步。他们是86岁的张育松和83岁的刘景秀。

  从1951年结婚,64年来他们就像初恋一样深爱着对方。小儿子刘玉在日记里这样写道:60多年来,父母一直“秤不离砣”,从未红过脸。

  张育松和刘景秀在结婚第二年,曾遭遇过家庭的一次变故:大女儿刚出生,他们就被刘景秀后娘赶出家门。然而刘景秀父亲去世后,夫妻俩却不计前嫌把后娘接到身边尽孝。后娘因患病瘫痪在床,他们无微不至地照顾,直到一年前95岁的老人去世。去世前,后娘拉着张育松和刘景秀的手,流着泪为自己当年赶他们出来而道歉。

  住在猫儿山脚下的张育松每年都会带头上山种树,他知道种树就是保护水源。不管家里多忙,事情再多,刘景秀都会支持丈夫,陪老伴上山植树,几十年如一日。在父母的影响下,1998年刘玉从桂林市区回到故乡承包大片水源林,建起忘忧谷,保护漓江源。如今,忘忧谷已成为桂林有名的环保教育基地。

  “崇文尚德,知恩图报”

  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有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女主人樊桂英已经83岁。夫妇俩养育了7个子女,他们以朴素的安身立命理念和道德认知,在儿女子孙中形成“崇文尚德,知恩图报”的淳美家风。

  为了让孩子们接受好的教育,从1962年起,他们如孟母择邻,三次举家搬迁。如今,夫妻俩将7个子女都培养成人。这个四世同堂之家培养公务员9名,事业单位人员8名,军官2名,个体工商业者7名,在读大学生4名。

  “人活在世,要知恩图报,要积德行善。过去我们日子苦,现在有能力了,就要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樊桂英不仅说给子孙听,也做给子孙看。虽然已是耄耋之年,但她年年都要回一趟向海乡新兴村,看望在困难时帮助过自己的老邻居。

  在老人的教育下,全家人长期资助6名孤儿,共向社会无偿捐献60余万元。“我每年都要拿出一部分工资交给奶奶去捐助,没有什么想法,这么多年在奶奶的带领下,大家已经养成了习惯。”樊桂英的小孙子说。

  “爱我就必须对姐姐好”

  对于家住江苏常熟董浜镇的钱炳刚夫妇来说,家风是什么,还是个模糊的概念,但他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让两个女儿深深领悟到,什么是不离不弃,什么是人之大爱。

  大女儿钱敏丹今年37岁,但三分之二的时间是躺在床上的。一出生她就罹患了类似“渐冻人”的疾病。钱炳刚夫妇带着女儿四处求医。当医生断言孩子活不过16岁时,夫妻俩带着孩子回了家。

  由于病情恶化,钱敏丹刚读到初中,就不得不中断学业。钱敏丹靠着仅能动的两根手指,躺在床上自学网页设计,在淘宝开网店。为了帮钱敏丹实现大学梦,家人把几千页的自考辅导书用数码相机拍下来,放在电脑里给她看。

  如今,钱敏丹不仅自学通过了13门考试,拿到了南京师范大学的心理学大专文凭,还用3年多时间写出25万字的自传《活着的100个理由》。她在自传后记中写道:“家人的爱,是我生命的支点。”

  在姐姐的激励下,妹妹钱敏焰也顺利考上大学,如今是常熟市法院一位优秀的法官。和牢记法律条文一样,她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照顾姐姐。她在找对象时定下规矩:“爱我就必须对姐姐好,以后要和我一起照顾姐姐。否则,条件再好也免谈。”工作后,钱敏焰和丈夫每年都会带着姐姐一起旅行。

  “不离不弃,是爸爸妈妈从小就言传身教的,我们也会一直坚持下去。”钱家姐妹说,不仅是对家人,她们也希望自己的不离不弃能帮到其他人。钱敏丹说,自己之所以选择心理学,是因为知道自己的身体正在一天天恶化,哪一天若再打不了字,写不了书了,就算只剩下说话的力气,还能用所学知识去帮助、开导那些迷茫困惑的心灵,让他们重新点燃生活下去的希望。 (本篇参与采写记者:刘巍巍 张颖 王菲菲 张莺 赵琬微 赵叶苹 李美娟 周楠)(策划:王永霞)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法律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