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学军 方向:反抗侵略的伟大胜利 民族复兴的历史转折

杨学军 方向:反抗侵略的伟大胜利 民族复兴的历史转折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八路军、新四军等人民军队武器装备窳劣,战争环境险恶,但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生死与共,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顽强的战斗意志,并在与日军的浴血交锋中不断强化战斗精神和提升战斗力,拥有超卓的军事能力,因而能够在敌后战场落地生根、发展壮大、持久坚持,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在那场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进步与反动的大决战中,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彻底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为中华民族由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确立了历史转折点,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抗战胜利75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日益繁荣富强的中国、一个充满生机希望的中国已经昂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今天,我们纪念抗战胜利,就是要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一、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在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抗日战争历时最长、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它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开始,到1945年9月2日日本签字投降结束,历时14年,经过局部抗战和全国抗战两个时期,中国人民最终赢得了这场波澜壮阔的民族解放战争的彻底胜利。这场战争的伟大胜利,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荣耀,也是世界正义力量的荣光。

  粉碎了日本奴役中国的罪恶图谋,洗刷了近代百年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东方大国,曾经创造出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但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屡遭外国列强的侵略和欺凌,一步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苦难和屈辱的深渊。特别是日本军国主义为了变中国为独占殖民地而发动的野蛮入侵,给中国人民带来前所未有的灾难,使中华民族濒临“亡国灭种”的境地。生死存亡之际,中国人民奋起自救,拼死抵抗,终于打败日本侵略者,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的罪恶图谋。1945年8月15日,当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消息传来,《大公报》头版以震撼的特大号铅字和一个感叹号“日本投降矣!”作为标题予以报道,充分表达了中国人民历尽艰难险阻、终于扬眉吐气的苦涩欢欣。抗日战争的胜利,改写了近代百年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被迫割地赔款的耻辱历史,中华民族从此摆脱了被殖民奴役的厄运,中国人民在精神上受到极大鼓舞,民族自信心得到极大提高。

20200903_150015_040.jpg

  【1938年五六月间,毛泽东同志总结全国抗战开始以来10个月的经验,作了《论持久战》的长篇讲演。《论持久战》明确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的,最后胜利属于中国。图为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作《论持久战》的讲演。新华社发(资料照片)】

  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广泛尊重,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不仅要独霸中国,而且要称霸世界。中国抗日战争不但是为中华民族自身生存而战,也是为世界人民共同的反法西斯事业而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它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中国战场是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战场,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抗战大量消耗和削弱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战争实力,长期抗击和牵制着日本2/3以上的陆军兵力和大量海空军事力量,遏止了日本“北进”侵苏的计划,迟滞了日本“南进”太平洋的步伐,粉碎了日本与德、意法西斯东西对进、称霸全球的战略企图,保障了盟国“先欧后亚”世界战略的实施。中国作为亚太地区盟军对日作战的重要后方基地,为盟国提供了大量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中国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尽了自己的伟大责任”。英国军事评论家富勒说:“美英所引以为幸的是,日本既没有足够的兵力占领和控制印度洋上的战略要点,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在太平洋上拼死一战,这正是由于中国抗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结局给予了重大影响的结果。”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共毙伤俘日军150余万人,受降日军128万余人。中国也付出了巨大代价,据不完全统计,军民共伤亡3500万人以上,按照1937年的比价,造成中国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超过5000亿美元。中国人民以长期的顽强抗战和巨大的民族牺牲,支撑起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日本军国主义的覆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其他战场起到了战略配合作用。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重大贡献,使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1945年4月,中国同美国、英国、苏联共同发起旧金山会议,共商建立联合国。随着联合国宪章正式出台,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赢得了崇高的民族声誉。

  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进行了漫长的探索和斗争。但从来没有哪个事件能像抗日战争那样,把整个中华民族动员得如此彻底、如此广泛。战争教育了人民,战争锤炼了人民,使中国人民进一步认识到:只有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才能真正实现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把争取民族解放和推动社会进步有机结合起来,既坚持敌后抗战,开展人民战争,又提出和践行改造旧中国、建设新中国的政策主张,代表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迫切愿望,引导着中国走向光明未来的方向。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等人考察抗日根据地后写道:“在具有远见的共产党的领导下,农民们被新的责任所激发出来的才干虽然还不完备,但却正得到巧妙的发展。”著名民主人士李公朴兴奋地把晋察冀边区称为“新中国的雏形”。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空前觉醒的必然结果,同时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为进行决定中华民族前途与命运的决战奠定了深厚基础。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仅用三年多时间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进而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历史征程。

  二、中国人民打败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的基本经验

  抗日战争的胜利,揭开了中华民族解放斗争史上的崭新一页,谱写了世界民族解放战争史上的灿烂篇章,创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生动范例,积累了极其丰富的宝贵经验。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中华民族的空前团结和英勇抗争。抗日战争是一场规模空前的民族解放战争,只有改变中国长期内部纷争不已、社会“一盘散沙”的状况,集聚全民族之力共御外侮,才能打败有着强大国力和军力的日本侵略者。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团结全民族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根本目的出发,正确把握中日民族矛盾与国内阶级矛盾的关系,积极倡导、努力建立和坚决维护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包括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以及一切爱国阶级、阶层的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杰出组织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体现了共产党秉持民族大义、不计曾遭国民党“围剿”前嫌的宽广胸襟,赢得了全国民众的广泛赞扬,也获得国民党内不少人士包括爱国将领的信任。国民党同意联共抗日,承认国共合作,是对国家民族的有功之举。

  “举国鼎沸兮,全民总抗战”。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的召唤下,全体中华儿女不分阶级阶层,不分党派信仰,不分男女老幼,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义无反顾投身抗日洪流,筑起了中华民族抗击侵略者的血肉长城。抗战时期居留中国的西方学者傅吾康写道:“抗日战争开始时,一种抵抗敌人到底的民族感和决心的浪潮弥漫了全中国。统一战线的口号首先克服了一切中国国内的纠纷……因此,中国人对进犯敌人所作的抵抗超出日本人最初的一切预料。”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最大限度地动员和组织全国人民参加抗战的有效形式,也是夺取抗战胜利的基本前提。它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对于打倒日本军国主义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实行持久战战略方针,逐渐削弱并最终打败日本侵略者。抗日战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弱国与帝国主义强国之间的战争。中日双方敌强我弱、敌小我大的基本特点,决定了中国只有采取持久战的战略方针,通过长期战争不断消耗和削弱日本,逐步改变敌我力量的对比,才能夺取最后胜利,这是国共两党的共识。但国共双方在持久战战略方针的具体运用上存在着重大差异,产生了不同效果。

20200903_150015_041.jpg

  【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以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日联军、华南游击队为主的抗日军民,与日军展开了殊死的斗争,并取得最终胜利。图为1937年八路军东渡黄河开赴抗日前线。】

  全国抗战开始后,国民党以“持久消耗战略”为最高战略,表明对抗战特点和进程有一定的符合实际的认识。但国民党推行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抗战的片面抗战路线,不愿也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却过分强调依赖列强干涉和外援,致使其“持久消耗战略”存在重大缺陷并在实施中日趋消极。

  中国共产党确立持久战战略总方针,科学预见了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并提出一系列争取持久取胜的战略战术,为抗战勾画出清晰的“路线图”。共产党的持久战战略总方针,与实行全面的全民族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和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方针紧密联系在一起,持久战的基点是放在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开展人民战争上。在敌后抗战中,游击战、根据地和人民武装三位一体,有效实现了“军力和民力相结合”,造就了敌后抗战的坚韧性、顽强性和持久性,真正解决了如何进行持久战并夺取胜利的问题。中国实行的持久战战略方针,迫使日本深陷战争泥潭不能自拔,最终战胜了侵略者。

20200903_150015_042.jpg

  【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115师主力在平型关伏击日军,歼敌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打破了侵华日军所谓“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振奋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图为八路军115师战士在平型关伏击日军。新华社发(资料照片)】

  创造两个战场战略格局,形成对日军两面夹击的战略态势。抗日战争是中日两国两军之间的生死对决,针对日军优势力量的大规模进攻,只有创新战争样式,发挥自身特长,争取战略主动,才能逐步扭转战局进而夺取战争胜利。全国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军队以正规战从正面阻击日军的战略进攻,正面战场自然形成。中国共产党扬长避短,把游击战提高到战略地位,领导人民军队深入日军占领区,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开辟了广阔的敌后战场。敌后战场的开辟,打乱了日军作战前线与后方的划分,把日军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把敌之战略包围变为我之战略反包围。在战略防御阶段,正面战场担负着抗击日军战略进攻的主要任务,起着主战场的作用。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敌后战场抗击着侵华日军的主力和几乎全部伪军,逐渐上升为抗战主战场。到战略反攻阶段,敌后战场担负起大规模反攻作战、收复失地的战略任务,有力推进了抗战胜利的进程。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一起形成了对侵华日军两面夹击的有利格局,从根本上改变了敌我双方的战略态势,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军事战略布局上的成功体现。

  需要指出的是,与正面战场上的一次次大规模会战和战役不同,敌后战场上的抗日游击战争作为一种战略上的、渐进性的攻势作战,其军事价值在于对日军后方的深入持续打击,主要是通过无数小规模战斗,造成“人自为战,村自为战,无时不战,无处不战”的景象。全国抗战八年间,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共作战12.5万余次,歼灭日伪军171.4万余人,其中包括日军52.7万余人。东北抗日联军长期独立坚持游击战争,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

  结成反法西斯国际同盟,争取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面对的敌人是世界人民共同的敌人,需要结成最广泛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才能最终取得胜利。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就认识到,日本的侵略不仅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而且危及其他各国的利益,随着日本侵略的不断扩大,有可能形成中苏美英联合制日的局面,使日本在四面包围中陷于崩溃。中国共产党早在1935年的《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中,就提出“联合一切同情中国民族解放运动的民族和国家”的思想,以后多次倡议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1941年10月,在延安成立了有多国代表参加的“延安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联盟”。国民政府执行“孤立敌国、争取友邦”的抗战外交,倡导并参加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主动加强与同盟国家的战略协调,积极争取外国援助,为抗战胜利创造了比较有利的国际环境。

  消灭法西斯、捍卫国际正义的共同追求,让中国和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休戚与共。苏联率先向中国提供军事援助,派遣军事顾问团和空军志愿队,1937年至1942年实际向中国提供武器购买贷款1.73亿美元,抗战后期又直接出兵中国东北。战争中后期,美国通过租借法案和信用贷款等方式向中国提供援助近15.16亿美元,并组成志愿航空队参加中国抗战。中美军队还在滇缅战场和中国战区实施联合作战。英国等国也在中国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提供了对华援助。朝鲜、越南、加拿大、印度、新西兰、波兰、丹麦以及德国、奥地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日本等国的大批反法西斯战士直接来华参战,白求恩、柯棣华、汉斯·希伯、罗生特、马海德等外国友人的感人事迹在中国广泛流传。同盟国家在欧洲、亚洲太平洋等战场的巨大胜利,也有力配合了中国抗战。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和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支持,是中国抗战胜利的重要条件。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同反法西斯同盟国家以及世界各国人民并肩战斗取得的伟大胜利。

  三、从抗日战争伟大胜利中汲取复兴图强的智慧力量

  抗日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但这场战争留下的历史记忆,经过漫长岁月的洗礼和积淀却越发清晰且厚重,启迪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从中汲取丰富营养,更好地把握前进方向、激发奋进力量。

  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维护党的核心领导地位。社会的发展进步从来都离不开先进政治力量的引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政治统治集团的腐朽无能和民族内部的软弱涣散。全国抗战开始时,中国共产党只有4万余名党员,整编后的八路军、新四军部队只有5万多人。但他们坚定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解放和复兴的历史使命,始终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坚持全面的全民族抗战路线,确定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战略方针,坚持抗战到底不动摇,捍卫民族利益不妥协,面对凶恶敌人不退缩,开辟出广阔的敌后战场,建立起遍布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的抗日民主根据地,领导了艰苦卓绝的敌后抗战。中国共产党以特有的先进性、坚定性和前瞻性,展现了强大的凝聚力、组织力和领导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中国人民正是从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和行动中,了解、认识并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作为实现中华民族彻底解放的领导力量。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不仅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领导核心。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今天的中国,正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机遇和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前进道路上,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力量进一步凝聚到党的旗帜下,从而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不断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胜利。

20200903_150015_043.jpg

  【与国民党实行的片面抗战路线不同,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主张实行全面抗战的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图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民兵在进行军事训练。新华社发(资料照片)】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激发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战争不仅是军事和经济实力的较量,更是意志和精神的比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有同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正是在同侵略者殊死搏斗的血火淬炼中,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伟大的抗战精神孕育而成。从战略防御到战略相持,进而发展到战略反攻,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铁骨铮铮、视死如归,奏响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凯歌。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不畏强敌、宁死不屈、血战到底,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不愧为中华民族的脊梁。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表明,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赢得抗战胜利的强大精神支柱,也是激励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继续前行的不竭精神动力。当前,我们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面临着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需要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大力弘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的抗战精神,进一步提振中华民族的精气神,汇聚中华儿女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意志力量。

  捍卫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日本法西斯在中国土地上犯下了滔天罪行,中国的大好河山惨遭践踏。城市遭到轰炸,村庄遭到焚烧,父老兄弟遭到屠杀,母亲姐妹遭到蹂躏。在反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和欺凌的历史中,中国人民学到的不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而是坚定维护战争胜利成果的决心和坚定捍卫世界和平的信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不仅彻底战胜了法西斯轴心国集团,也取得了影响战后世界发展的胜利成果,这些成果是:铲除法西斯主义生长土壤;惩办战争罪犯,在国际事务中确立惩恶扬善的道义准则;将侵略者掠夺的土地和权益物归原主;明确国家和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瓦解西方列强殖民体系;创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确立集体安全的机制。这些成果体现着人类对战争悲剧的反思和对和平正义的恪守,保证了战后世界的不断发展,构成了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基石。当今世界,霸权主义、冷战思维、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乃至甚嚣尘上,战争的危险和威胁始终阴影不散。个别国家奉行本国优先,不惜抛弃国际责任和多边规则,依仗超强实力肆意推行单边主义和霸凌主义,成为现行国际秩序的破坏者和国家争端的制造者。悲剧不能重演,正义必须捍卫。共同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积极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人民从抗日战争历史中领悟的发展真谛,也是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根本保证。

  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有效履行新时代人民军队使命任务。落后就要挨打,强国必须强军。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之所以肆无忌惮地发动侵华战争,主要是由于中国国力衰弱,军队孱弱。抗日战争时期,日本拥有完备的军事工业和国防动员体系,军队的素质和装备在当时处于世界一流水平,而中国在这方面差距巨大。淞沪会战,中国军队伤亡达25万余人,依旧无法阻止日军的进攻,其中原因既有战略战术指导上的失误,也有兵员素质、武器装备等方面的落后。抗日战争的历史表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生存要发展,归根到底要靠实力包括军事实力来说话。两军对垒,战场较量,胜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交战双方军队的作战能力和兵员素质。

  八路军、新四军等人民军队武器装备窳劣,战争环境险恶,但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生死与共,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顽强的战斗意志,并在与日军的浴血交锋中不断强化战斗精神和提升战斗力,拥有超卓的军事能力,因而能够在敌后战场落地生根、发展壮大、持久坚持,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这些优良传统是人民军队的红色基因与制胜法宝,必须恒久坚持、发扬光大。

  当前,国际战略格局和国家安全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现实威胁呈上升趋势,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任务艰巨繁重。人民军队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力量支撑,必须强化忧患意识、危机意识、打仗意识,加快现代化步伐,加紧练兵备战,加强战斗精神培育,确保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一声令下,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不负党和人民期望重托。

  (作者:杨学军,军事科学院院长;方向,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来源:来源:昆仑策网【授权】,转编自“求是网”,原刊于《求是》2020/17)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