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众号交流,谈及人民公社时,【文文】说,“那会国家不是绑的死,主要那会文盲多,有文化的人少,去工厂只能干一些苦力活比如粮食局煤矿都是面向全国招工,每年农村都有指标,只是当时好多人,嫌吃苦不愿意去干,去的人不多,我们村里就有二家去的,还有我们俩同学家爸爸就是长年在外打工(拉大锯)的,他们家孩子多,但生活的都可以那会儿国家政策并不限制”。
在谈及人民公社时,最多的指责之一,是人民公社外出要请假得到批准,农民不自由,特别是限制了农民到城里发展。
其实,在人民公社初期,我国的城市工业也非常薄弱,就业机会本就不多。要不,也就不会有城市人口下放到农村来的安排了,包括后来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农民到城市发展的真正的限制事实上并不是政策,主要是我国当时的农民主体以文盲为主,难以适应工商业的需要。在农村少量的、有文化的社员,大多担任了生产队或大队的管理职务,而一般社员大多不识字。
我是59年的,我的家在江苏武进,算是较好的地区。但我祖父母都不识字。在父母一辈,我父亲和叔父有高小和初小的文化,但我母亲和婶婶都不识字。在我1966年读小学的时候,公社里还没有初中和高中。之后不久,就建立起了学校,公社有了初中,而且还有一个班的高中。到了我们这一代(我家是兄妹四个,我叔叔家是兄弟四个)兄妹八人,三个人读到了高中毕业,其余也都读完了初中。这就是当时的基本情况。
我很小的时候农村还没有通电,夏天中午天热,就到竹园里去休息。后来电也通了,之后,公社给每家每户装了广播,每天早上,中午和晚上可以从广播里听新闻,听戏剧,了解村乡之外的世界。同时,那里公社还开展扫盲运动,以改变许多社员不识字的状况。
农村通了电,公社也有了放映队,专门放电影。那可是业余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有新电影到乡下来放,我们大多会在晚上结伙去别的生产队或别的大队去看露天电影。近的几里地,远的有八、九里路。记得开始放《智取威虎山》电影时,先在红旗大队露天放的。但放到第七场时,天下大雨,实在不得放了,后来就转移到公社大会场重新从头再放,等到电影看完时,已经是凌晨三、四点钟了。
在我1976年毕业回队务农时,那时在公社文化站的指导下,公社和大队办起了图书室,供青年借阅。还有组织业余的宣传队,自编自演戏剧,到各生产队巡回演出,区政府也组织比赛,鼓励和支持各种文化活动等。
人民公社时期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十多年,它不仅使我国人口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的时期(从1956年到1983年我国人口从6亿多人增加到10亿多人,是我国人口增加最快的时期,没有之一),而且是我国人口的文化素质发生根本变化的一个时期。从老一代的文盲为主,到第二代仍有一大半不识字,再到第三代普及中小学教学。这个转变是根本性的。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工厂,这是因为人民公社为我国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有文化素质的几亿农民工,所谓的人口红利,事实上正是这些农民工的为企业提供的剩余价值。
一方面是人民公社的发展,为我国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有文化素质的农村劳动力;另一方面是在人民公社基础上我国实现了工业化,从而为进一步的发展打下了坚持的基础。正是有了这两个方面的条件,才谈得上农民去城里发展的现实可能。这两个前提条件是缺一不可的。如果仅仅实现了工业化,但进城的农民如果连字都不识,如何能够满足现代工业生产对劳动者的要求?又如何在城市立足?
在今天,孩子到了年龄就去上学,青年人毕业了,便想着到哪个企业去找工作,似乎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然而,你有没有想过,在没有实现工业化的情况下,在农村没有学可上的情景吗?一个工业很薄弱的农业大国,一个文盲占了80、90%的人口大国,要完成从农业大国到工业大国的转变,要完成文盲为主的人口状况到普遍接受中学教学的根本转变,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而这一切都是在人民公社的基础上完成的。
在条件十分艰苦的条件下,普及农村中小学的教育,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从而使我国农民主体转变为有文化素质的新型劳动者,是人民公社的一大历史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