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究竟是精华还是糟粕? 惊蛰 · 2019-10-28 · 来源:中流微刊

《弟子规》究竟是精华还是糟粕? 惊蛰 · 2019-10-28 · 来源:中流微刊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如果不解决导致这一切的经济 基础 及意 识 形态 混乱的话,读《弟子规》只不过是巩固这个 秩 序罢了,最终只能是好心办了坏事。

  近日,北京四中语文特级教师李家声在接受采访时称自己对语文课改“有一千种焦虑"。李老师说:“对待传统中华文化,我们就要用对待文化的态度,那就是两个字,扬弃,该发扬的发扬,该抛弃的抛弃”;“有的书本绝大部分是糟粕,有的整体是糟粕,还是抛弃为好。比如《弟子规》,绝大部分是糟粕,全书充满了封建奴化思想,跟我们目前提倡的价值观与创新精神相违背。”

  正是后面这一句,引发了巨大争议。关于《弟子规》到底算不算糟粕,有没有必要学,网友们吵成了一锅粥。

  弟子规的诞生及最初流传

  《弟子规》作者为清初山西绛州秀才李毓秀(1647-1729),全文采用三字一句,合辙押韵,易记易背的形式,共360句,1080字。

  东北师范大学的周明杰在他硕士论文里罗列了大陆馆藏的《弟子规》12个版本,其中最早一个刻于咸丰六年(1856);而台湾师范大学的刘雅苓收集到的四个版本,最早一个刻于同治五年(1866)年;此外清史文献研究和民国文献研究的学者都很难在相应时代的传记、诗文、年谱等文件中发现关于《弟子规》的蛛丝马迹。

  这就充分说明了《弟子规》并不像其推崇者所宣称的那样,因为其“易于背诵、朗朗上口”而广为流传,更不可能“古代出了那么多的 “贤人君子,写下那么多唐诗宋词,都是因为古人从小读《弟子规》”。

  甚至可以断言,弟子规的流行已经是作者死后一百余年的事了,这恰是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的近代。意即,按儒家标准所定义的圣与贤,一个都没读过《弟子规》。

  有意思的是,弟子规最初的传播,和大约一百五十年后的今天有着惊人的相似。

  据1974年3月发表在《天津师院学报》的《<弟子规>宣扬了什么》,文中提到,“清代末年有的地方官府还将其定为私塾、义学的必读教材,甚至作为‘劝善’书籍,在祠堂、茶馆、书馆中进行宣讲”。而《清史稿·劳乃宣传》则记载“同治十年进士,……任吴桥,创里塾,农事毕,令民入塾,授以弟子规、小学内篇、圣谕广训诸书,岁尽始罢”。

  这充分说明了那时的《弟子规》其实主要不是儿童的蒙学书籍,而是对农民的规训,场所则是祠堂、茶馆、书馆等。细思恐极的是,这恰是清王朝后期,洋人入侵、太平天国兴起、基层失序,内忧外患之下,面对这“千年未有之变局”,统治者不得不用《弟子规》来规范底层农民的行为。

  弟子规讲什么

  说《弟子规》基本是糟粕,有多重原因。

  首先,从内容上来讲,《弟子规》可以算作古文版的小学生行为守则。其实是《论语》“学而”中“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以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发挥。

  可是这一发挥,恰恰丢失了《论语》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无论你是否同意《论语》的观点,但阅读时都能感受到孔子与学生对谈,几乎都是讲”这样做更好,因为……“,而且同样问题,针对不同弟子,孔子还有不同的建议。

  因材施教、恰当建议并告知为何。正因如此,一部《论语》充满了活力和生气。

  相形之下,《弟子规》就仿佛从棺材里爬出的僵尸一样,死气沉沉。全文1080字中,“勿”有43个,“则”9个,”必“8个,”须“4个,”莫“3个。总的来说就是不能、不能或必须。至于理由,那是没有的,照做就是。

  相比之下,当今小学生行为守则的色调也要阳光得多。

  或许,这正是《弟子规》结尾所言,“圣与贤,可训至”的“训”。

  其次,从思想层面来讲,《弟子规》把后世儒家最腐朽堕落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用“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等给固定了下来。如果说荀子强调“从道不从君”的话,《弟子规》则强调君道一体,君就是道,道就是君。在一个家庭中父为君,必须无条件服从和顺应,自然,放大到国家,皇帝就是君了。

  在这里,所有的反抗和质疑都被消解,独立思考的能力被抹杀了,最终完成了个体对体系的人身依附。而这正是今天《弟子规》得以流行的根本原因。

  第三,从对象来看,《弟子规》是以成人本位编写的,用成人语言灌输成人道理,并不适合儿童学习。

  作为儿童读物,本来就应该从儿童的角度出发,文字求简,易于上口,并能和自身生活体验相结合。否则,只能死记硬背,不求甚解。

  第四,从形式与内容的结合,可读性与思想性来看,弟子规远不如传统的蒙学读物。

  看看、听听:《千字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声律启蒙》,“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最后,像“丧三年,常悲咽”这种明显脱离实际,从先秦就被批的,两千多年都不知道反思;而文中一会儿“言不讳,色不媚”,一会儿又“不关己,莫闲管”,如果是一个爱思考的孩子读到,一定会思维错乱。

  弟子规的流行

  弟子规的流行,大约有四层推手:

  第一,tw民间和宗教团体。

  1991年,tw迎来解严后的教育自由化时代,t教育部停止《四书》作为中学唯一文化基本教材,出现的真空短时间被各民间团体和宗教团体给补上。

  王财贵是其中影响最大的一个,不知道是出于操作便利还是什么原因,王的读经书目从中西经典窄化为《学庸论语》等,其中最为基础,使用最广的则是《弟子规》。同时,宗教团体,为扩大自己的影响,也免费印发,许多人的第一本《弟子规》都是在宗教场所领到的。

  在大陆影响最大的是王财贵和净空法师。2000年起,王财贵开始到大陆宣传读《弟子规》的益处。2004年,净空在庐江汤池的实验和一部《和谐拯救世界》,告诉世人,一部弟子规就可以使婆媳相合、家庭和睦、夜不闭户、犯罪率下降——这对那时的许多人来说,就像久旱逢甘霖一样,简直是致命的诱惑。

  第二,企业。

  《弟子规》的核心是“规弟子”,在君臣、父子的关系中单方面强调下对上的服从。而在“谁养活谁”又成了新的问题,员工要把“996”当福报的当代,新的权力结构已经形成,自然需要对员工的“规训”。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企业中的“父母”自然就是老板。

  体罚、喝尿、下跪,加上《弟子规》的洗脑,简直就是企业管理的绝配。

  企业运用《弟子规》至少经历了两代:

  第一代非常粗暴,直接将上文中的“父母”改成“上司”或“老板”印在企业文化衫上,多见于珠三角的工厂。这赤裸裸的暴露了老板们的心思。可能太过于直白,2010年前后,基本绝迹。

  第二代则更为细腻、柔和,已经发展出一堆以给企业培训《弟子规》为生的公司,同时还出了《企业员工弟子规》之类的书籍,对方方面面能做和不能做都做了详尽的规范。真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每每关于《弟子规》的讨论,都有不少人吐槽自己公司“有病”、“天天背《弟子规》”。

  可以说,天下打工族苦《弟子规》久矣。

  第三,真诚希望社会变好的普通人。

  如果说前两批还有自己的小团体利益的话,这批人真是没有一点自己的私心。

  他们或经历过家庭矛盾带来的苦痛,后来通过《弟子规》改变自己的内心和行为,逐渐家庭和睦,由此推己及人,希望能让更多人解脱;或是通过阅读、实践后,得出结论,社会的改进需要教育,而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娃娃要从发心和行为作为起点,于是走进了《弟子规》的不归路。

  这一批人是《弟子规》推广的群众基础。他们往往以教育(儿童)或半宗教(成人)的面目出现,和第一批人形成结合。

  第四个群体,不多说,直接看图。

  正是他们出面,非正式的教育培训班或读经班才有机会转战至学校,以致于现在不少小学都要求学生必须背诵《弟子规》;也正是他们出面,基层 有资源的人,无论曾经干过啥事,全成了“乡 贤”。

  余论

  传统文化有许多经典,如诸子百家、诗经楚辞、史记汉书、唐诗宋词、红楼三国。《弟子规》真算不上什么经典,哪怕在儒家典籍或“蒙学”里都排不上号。

  对待传统,的确该采取“扬弃”的态度。

  但是,《弟子规》近二十年的流行,确有其原因,除了某些特定群体出于维护“秩序”的需要外,更多人因看到道德的滑坡和社会的失序,希望能改变这一切。

  但造成这一切的根源,在于八十年代以来,英雄 主 义被妖魔化、是非被 颠 倒;市场 化渐次展开后,唯 利 是 图、有奶便 是娘成为主流。

  如果不解决导致这一切的经济 基础 及意 识 形态 混乱的话,读《弟子规》只不过是巩固这个 秩 序罢了,最终只能是好心办了坏事。

  难怪当年毛主席要批《武训传》。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黄晓丹《<弟子规>的传播是场骗局?》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